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表为2008年我国不同地区粮食生产效率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结合材料,下述地区中,自然条件最为优越的是
A. 西南地区 B. 中原地区
C. 东南地区 D. 东北、新疆
【小题2】东北、新疆“人力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化肥投入量大 B. 机械化水平高
C. 劳动力素质好 D. 耕地质量好
【小题3】各地粮食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破坏最大的是
A. 西南地区 B. 中原地区
C. 东南地区 D. 东北、新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4-03 08:37: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衢州市位于浙江西部。下图为衢州市域不同时期主要交通线路分布图,甲乙丙丁为该区域的四个聚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示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地衰落明显 ②乙城规模最大 ③丙地发展缓慢 ④丁为后起之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近年来衢州市形成了清水鱼养殖村、食用菌村等“一村一品、一乡一特”的新农业发展格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土壤
B.气候
C.政策
D.劳动力
同类题2
南京某中学社团在暑期进行网上模拟联合国亚欧非考察活动,下图表示该次考察活动区域和活动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活动路线 活动区域 活动路线 活动区域
(2)②、③两地的自然带分别是___,___,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③→④→⑤气候变化带来自然带的相应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特征,自然带的这种变化反映了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4)①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同类题3
上海郊区顾某一家有7口人,2007年之前种0.5公顷地;2008年承包10公顷农田,建起家庭农场;2009年起,用部分承包地,建了年上市1500头肉畜规模的生态养殖基地,形成了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养殖基地畜粪便连续还田2年后,顾某农场与其他单纯粮食家庭农场相比较,每公顷种粮化肥成本降低20%,粮食产量和品质均有提高。2010年其全年种养收入超过18万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家庭农场农田面积增加主要是由于
A.土地流转
B.人口减少
C.开垦荒地
D.生态好转
【小题2】种养相结合的家庭农场生产方式
A.化肥用量会提高
B.土壤矿物质渐增加
C.市场适应性增强
D.农业科技投入减少
同类题4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是表征农业生产所拥有的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在时空上适宜匹配的量比关系。东北地区水土资源匹配欠佳,且区内差异较大,水土资源匹配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下图为某年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减轻图示地区水土资源不匹配程度的措施是( )
A.扩大水稻播种面积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增加农田灌溉用水
D.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小题2】由此推测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主要为( )
A.土地肥力不高
B.水资源总量不足
C.夏季雨水过多
D.沙尘淹没农田
同类题5
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