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烛之武的说辞充分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请参考示例,从给出的三句话中任选两句进行点评。
示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点评:站在秦国的立场说话,引起秦伯好感,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可能。
(1)邻之厚,君之薄也。
(2)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8-08-12 07:35: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语言综合运用。(15分)
吉安一中的“三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丰富了同学们的高中生活。高中,定格在我们人生画卷中的触动心灵的事总是难以忘怀。请你在回放中选择“三节”活动中的一个场面进行描写。
要求:①必须运用排比、比喻两种修辞手法;②以描写这一表达方式为主;③字数200字左右。
同类题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
,
。因为刘禹锡的乌衣巷只是他心中的一个意象,而这个意象又寄寓着刘禹锡对历史和人生的认识。
①巷口的粉墙上是否真有一抹斜阳夕照
②那飞进百姓家的紫燕是否真是曾在王谢家雕梁上做窝的那一只
③他从乌衣巷的沧桑变迁中看到一种历史的必然
④刘禹锡的目光穿透了空间的千山万水和时间的厚厚烟尘
⑤这一切并不重要
⑥无需去考证当时的朱雀桥是否真的长满了开白花的小草
A.④⑥②①⑤③
B.④③⑥①②⑤
C.⑥①②⑤③④
D.⑥②①③④⑤
同类题3
2009年5月5日,《人民日报》记者专访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大学生“村官”吴奇修。请你根据吴奇修的回答,在横线上补上记者的提问。
记者:
吴奇修:刚上大学时,我的理想是读研究生,当经济学家。但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对农民有一种纯朴的报恩心理。1986年我先后到沿海发达地区和贫困山区搞社会调查,地区之间的巨大反差令人震撼……回校我就打报告,申请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工作。应该说,是热血青年的满腔赤诚和知识分子的报国情怀,以及朴素的报恩思想和对农民的情结等几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促使我义无反顾地走向了最基层。
同类题4
请找出下列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 (4分)
①温家宝总理近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染色馒头”等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到了极严重的地步。
②双腿瘫痪的史铁生一生创作了众多优秀作品,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残疾人的骄傲。
③费佩德不辞辛劳,走遍大江南北,忠实地记录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答:有语病的一项是
修改:
同类题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叙述一件事情或表达一个意思,不能平均用力气
。
;
;
。
。
。这样,详略分明,张弛有致,文章的表达才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①而处处略写,浮光掠影,不能给人留下具体的印象
②详写处,用墨如泼,略写时,惜墨如金
③详略的安排应该服从表达的需要,当详则详,当略则略
④重要环节、重要部位,要详细地写
⑤文章处处详写,冗长拖沓,该强调的意思没有强调出来
⑥次要的地方,可以简略地写,三言两语,点到为止,甚至完全省略
A.①⑤⑥④②③
B.⑥④①⑤②③
C.⑤①④⑥③②
D.④⑥⑤①③②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