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二战后,美国“钢都”匹兹堡失去昔日的辉煌,逐渐陷入困境。为了改变衰退局面,匹兹堡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复兴计划”,成功转型,现在被誉为“知识城”。下图为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简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二战后,匹兹堡首先陷入困境的产业部门是
A.炼铝、玻璃、精密仪表
B.煤炭、钢铁、重型机械
C.机器人制造、医疗、金融
D.生物制药、计算机、教育
【小题2】下列有利于匹兹堡“复兴计划”顺利实施的是
①建设各类研究机构
②异地另建新城
③加大钢铁产业投入
④加强环境治理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9-09 01:01: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岛位于板块的
(填“生长”或“消亡”)边界,其宏观地形为
(填“海岭”或“海沟”)。
(2)影响图中洋流流向的是
(填气压带或风带名称),该洋流使B半岛西海岸冬季气温
(填“高”或“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3)C岛西侧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是随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
的农业地域类型。
(4)D地是德国的鲁尔区,该工业区形成的最主要区位条件是
。
(5)比较汉堡与瓦伦西亚岛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前半叶,图示甲地区制造业曾兴旺发达,一度成为美国经济的产业中心,涌现了底特律、匹兹堡、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大批工业城市。20世纪中后期,该地区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人们形象地把该地区称为“冰雪带”、“锈蚀带”。 80年代中后期开始,经历了艰苦的产业转型后,“锈带复兴”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
(1)读上图,甲是
工业区,乙是
工业区。甲地区曾经是美国的制造业中心,其区位优势是水资源及
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城市众多、市场广大。
(2)20世纪中后期,甲地区工厂大量向西南部迁移。该次产业转移对甲地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3)甲、乙两地的“复兴”采取了哪些共同的措施?
同类题3
读“美国主要工业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为重振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大力投入污染治理,积极美化环境
B.改造传统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
D.关停所有传统产业,重点发展高新科技产业
【小题2】与西部新兴工业相比,东北部工业区
A.环境优美
B.交通便利
C.分布集中
D.市场稳定
同类题4
下列属于资源密集型重工业区的是
A.亚洲东部沿海工业区
B.西欧工业区
C.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D.东欧工业区
同类题5
山西省是我国著名的煤炭生产基地,“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是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及发展方向。德国鲁尔区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区内煤炭资游丰富。下图示意山西省和鲁尔区煤炭资源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欠缺的条件是
A.广阔的市场
B.政府政策的支持
C.便利的水运
D.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小题2】借鉴鲁尔区的整治措施,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山西省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加快煤炭开采,发展重化工业
B.促进产业升级,治理环境污染
C.加强交通建设,变输电为输煤
D.停止原煤开采,减少植被破坏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