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面对课文的语言特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手法。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
B.运用大量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的表现政治、思想意识方面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
C.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上下句组成,使全诗具有循环往复之美。
D.运用了对偶、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全诗具有异彩纷呈之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8-20 06:16: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0年7月21日,两度奔赴边远山区支教的武汉大学女大学生赵小亭在贵州都匀支教途中穿越崎岖山路时,被突然滚落的山石击中头部,不幸当场遇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赵小亭的QQ空间,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网上祭奠灵堂。请以同龄人的身份在赵小亭的QQ空间留言,表达自己的哀悼、赞颂和追思之情。要求使用排比手法,50字以内。(5分)
同类题2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长篇小说的密度,是指密集的事件,密集的人物,密集的思想。思想之潮汹涌澎湃,裹挟着事件、人物,排山倒海而来,让人目不暇接,不是那种用几句话就能说清的小说。
密集的事件当然不是事件的简单罗列,当然不是流水账。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对这样的长篇小说同样适用。
密集的人物当然不是沙丁鱼罐头式的密集,而是依然要个个鲜活、人人不同。一部好的长篇小说,主要人物应该能够进入文学人物的画廊,即便是次要人物,也应该是有血有肉的活人,而不是为了解决作家的叙述困难而拉来凑数的道具。
密集的思想,是指多种思想的冲突和绞杀。如果一部小说只有所谓的善与高尚,或者只有简单的、公式化的善恶对立,那这部小说的价值就值得怀疑。
那些具有哲学思维的小说,大概都不是哲学家写的
。好的长篇应该是“众声喧哗”,应该是多义多解,很多情况下应该与作家的主观意图背道而驰。
在善与恶之间,美与丑之间,爱与恨之间,应该有一个模糊地带,而这里也许正是小说家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也可以说,具有密度的长篇小说,应该是可以被一代代人误读的小说。
这里的误读当然是针对着作家的主观意图而言。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被误读。一部作家的主观意图和读者的读后感觉吻合了的小说,可能是一本
畅销书
,但不会是一部“
伟大的小说
”。
(选自莫言《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小题1】莫言认为,在长篇小说中,密集的事件、人物、思想各有特点,请
分别
加以概括。(5分)
【小题2】分析“那些具有哲学思维的小说,大概都不是哲学家写的”一句的含意。(4分)
【小题3】“畅销书”与“伟大的小说”的
区别
在哪里?(6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段文字。
马路上,一辆汽车向前疾驶。突然,车厢后面滚落出两个大纸箱,掉在路面上,顿时,箱里崭新的塑料用品散落一地。这一情况,司机全然不知,汽车急速前进,而此时,马路两旁的行人纷纷向落在地上的纸箱围拢上来……
要求:通过合理想象,补写出事情可能出现的结局,写出行人与创造的情景相一致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出行人健康向上的思想境界,要求运用心理描写及细节描写的手法,字数不少于200字。(9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近年来,网友通过“人肉搜索”,公布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将“虐猫女”事件、“表叔”杨达才、浙江一幼儿园教师虐童案等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之下,彰显了惩恶扬善的社会正义。
材料二:前几年,一些网民因一起命案发起了对嫌疑人王某的“人肉搜索”,后经侦查,王某与此事无关。但王某因承受过大的舆论压力,身心受到损害,后来上诉法院,最终法院宣判两家涉案的网站侵权。
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不超过60字。
同类题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柳宗元与山水的相遇,多少有些偶然、被动和无奈。
。
。
,
,
。
。最后,山水与人合而为一,并且化为山水之文。
①与此相应,山水也走进了他的文章之中
②不过,或许是永州山水的深情召唤
③他不是自愿来到这里,而是被无可抗拒的力量抛掷到了这里
④或许是自己的突然醒悟
⑤当他来到这块荒蛮瘴疠的土地时,心情的消沉郁闷可想而知
⑥总之,柳宗元终于在山水中找到了自己新的生存天地
A.⑤①⑥④②③
B.③②⑤⑥①④
C.③②⑤⑥①④
D.③⑤②④⑥①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