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具有喜热、好光、耐旱、怕涝的特点,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亚地区大规模开垦种植棉花,是世界上第三大产棉基地,并以稳产、高产、品质优良闻名世界。下图示意中亚棉花主要种植区。
(1)指出该区域种植棉花的限制性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该区域棉花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该区域大规模开垦种植棉花对区域环境的不利影响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5-09 04:18: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产生上述情况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小题2】如今北方市场上随处可见荔枝最主要的原因( )
A.交通条件和食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B.荔枝的种植区位范围扩大到了北方
C.大部分荔枝是北方温室里种出来的
D.我国北方市场对荔枝的需求量变大了
同类题2
温室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下图为某设计师设计的“蓄水菜棚”工作原理示意图。和普通大棚相比,“蓄水菜棚”可以将地面蒸发掉的水分收集再次利用。据此回答问题。
“蓄水菜棚”主要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中的
A.光照和水源
B.热量和水源
C.热量和土壤
D.光照和土壤
同类题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谷子古称“粟”,脱粒后就是几千年来养活中国北方人的主粮(小米),属营养价值高、耐旱稳产的作物。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119.9°E,42.3°N)是中国旱作农业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传统作物谷子的发源地。2012年8月18日,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然而,近些年来谷子耕作传统被价格更高的玉米打破了,玉米成了敖汉旗农民种植最多的庄稼。由此,敖汉旗的生态环境变得日趋严峻。2014年,中国启动种植结构调整规划,减少玉米种植,适度发展耐旱作物,成为这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高产优质谷子品种和先进的“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推广,使得敖汉旗谷子种植得以回归。今天,敖汉旗已然成为“中国最大优质谷子生产基地”。下图示意谷子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方式。
(1)分析敖汉旗地区种植玉米产生的生态问题。
(2)解释敖汉旗地区回归谷子种植的原因。
(3)谷子种植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说明该技术在春季所起的作用。
(4)指出敖汉旗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主要条件。
同类题4
下图为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地区中,最宜推广该循环经济模式的省区为( )
A.广东省
B.黑龙江省
C.内蒙古
D.河南省
【小题2】乳畜业是该地区循环经济的组成部分,影响乳畜业生产主导因素为( )
①市场 ②劳动力 ③饲料供应 ④技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同类题5
有“鱼米之乡”和“水乡”之称的平原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三江平原
D.松嫩平原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