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宅基地是专门用于农民居住的农村用地。在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的现象,新建住房不断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下图为“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模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a、b、c三条住宅基地变化率曲线,分别表示的是:
A.全村、村中心、村周边
B.全村、村周边、村中心
C.村周边、全村、村中心
D.村中心、全村、村周边
【小题2】P—T时间段内,导致全村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的持续推进
B.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C.农村宅基地面积减少
D.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3-03 09:41: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深圳随着地铁线路的延伸,形成了深圳至惠州半小时生活圈,出现了部分工薪人群在深圳上班,惠州购房居住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促使部分工薪人群到惠州买房的根本原因是( )
A.房价较低
B.上班方便
C.交通改善
D.环境优美
【小题2】部分工薪人群到惠州买房后对深圳的影响( )
A.交通更加拥堵
B.金融业务下滑
C.零售业务减少
D.房价大幅下跌
同类题2
左图为“重庆市部分年份工业产值构成图”,右图为“重庆市及附近地区矿产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重庆市工业产值构成的特点是________,其工业发展的优势资源主要有________。
(2)重庆市工业化现状对其城市化的不利影响可能有________。
(3)为充分发挥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重庆市提高工业化水平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
同类题3
下图是某“发达国家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三个阶段)。读图回答。
(1)城市形成阶段(I阶段)决定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它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等优越的条件。
(2)Ⅲ阶段商业用地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或_________两侧。
(3)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场所。Ⅲ阶段住宅区出现了分化,从环境与建筑质
量来说,图中甲、乙两种住宅区,甲为_________;乙为_________。
(4)从Ⅰ阶段到Ⅲ阶段反映了该地区_________过程。
同类题4
下图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几种地域类型,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① ② ③ ④
【小题1】符合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 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
【小题2】我国的许多大中城市的扩展,沿用的方式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5
一般而言,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或后期成熟阶段。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