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实用文体表达正确得体的一句是( )
A.昨天晚上我在学校阅览室里丢失了一本《全球通史》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寻物启事》)
B.凡参加此次征文活动并获得奖项者,我社将馈赠一本全注全译的《古文观止》。(《征文通知》)
C.抱歉,打扰您了!我这次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新闻采访》)
D.本人于昨日在小区花园捡到一个黑色钱包,里面有人民币185元。(《招领启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10-28 02:16: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广非我们意料所及,沿着习惯的去做,总比新创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
①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
②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
③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
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
⑤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⑥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于此
A.④⑥③②①⑤
B.③②①⑤④⑥
C.③④②⑥①⑤
D.④②③⑥①⑤
同类题2
将下列各句排序成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这场运动,因为其广阔的背景和深远的意义,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崛起的光辉史册。
②作为“四月青年”的一员,当我今天在此纪念和反思这场运动时,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千言万语难以述尽。
③在那个为我们今天所不断回溯、不断给予我们新的启示和力量的春天。
④在这场运动之中所凝聚和锻炼出来的这代青年,被人们亲切而光荣地称为“四月青年”。
⑤我有幸和成千上万的同龄人一起,共同参与和见证了一场捍卫“精神中国”的伟大爱国主义运动。
A.④⑤②③①
B.③⑤①④②
C.④⑤③②①
D.③⑤④②①
同类题3
下列语句的排列,语义最连贯的一项是( )
①而这座历尽沧桑的司马祠,也正是在有形无形之中负载着史圣无形的精神内涵。
②脚下的古道是用宽大厚实的石条铺成的,粗砺坚硬,历经数千年而牢固如初。
③太史公之前之后,这里上演过的金戈铁马的历史活剧,都被载入了有形无形的史册中。
④楚汉之争,韩信经这儿运过兵;汉武帝祭祀后土,经这儿往返行宫;隋唐末年,李世民经这儿攻入长安;明末李自成经这儿渡龙门,直捣燕京。
⑤古道始建于春秋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继续开凿了这条悬崖上的交通要道。
⑥这条巨石铺砌的古道,缘于不易更改,万年不朽,是另一部书写在石头上的史记。
A.②⑤③①④⑥
B.③④⑤②①⑥
C.④③②⑤⑥①
D.②⑤④⑥③①
同类题4
经典文学形象述评。请根据示例,从下面所给的作品中选取一个人物形象,先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其行状,再对该形象的特点、作用或意义进行个性化评价(不超过80字)。
备选作品:《红楼梦》(曹雪芹)、《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鲁滨逊漂流记》(笛福)、《哈姆莱特》(莎士比亚)、《复活》(托尔斯泰)、《巴黎圣母院》(雨果)
形象述评示例:《复活》中迷失本性的聂赫留朵夫千方百计营救被自己始乱终弃、深深伤害过的喀秋莎,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救赎的愿望,也让自己“复活”,成长为揭露俄国贵族罪行的叛逆者。
同类题5
下列括号中对联用途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种杏成林,怀仁益寿 (医院联) 滋兰树蕙,种李栽桃 (花店联)
B.落处惊风雨,挥来泣鬼神 (笔店联) 看书狂欲脱,得志喜频弹 (帽店联)
C.鹤影随云杳,鹃声带月寒 (挽联) 大椿常不老,丛桂最宜秋 (寿联)
D.一联佳句随流水,百合香车动画桥(婚联)与阶前兰桂齐芳,应堂上椿萱并茂 (宅第联)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