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如下图所示,北方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小题2】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小题3】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 )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大
【小题4】发展该农业的好处是( )
A.可以少占耕地
B.可以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C.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自给
D.便于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17 10:45: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花果同树”是指果农用“留树保鲜” 技术(又称“挂树贮藏技术”),使鲜花和果实同时出现在果树上的一种奇观,以供人们观赏。主要选择晚熟柑橘品种实施该技术。柑橘,性喜温暖湿润,一般春季开花,10-12月果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最可能出现“花果同树”奇观的是
A.山东
B.山西
C.四川
D.海南
【小题2】能观赏到“花果同树”奇观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3】与“花果同树”奇观产生的因素无关的是
A.地形
B.气候
C.技术
D.市场
同类题2
近年来,我国在西北地区的沙漠、戈壁上建设了大量光伏发电场。光伏发电场在建设期和运营期会对土壤、植被、气候等生态因子产生影响。下图示意我国河西走廊某光伏发电场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光伏发电场选址河西走廊的原因是
①太阳能资源丰富
②用地条件好
③当地用电需求大
④工业基础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小题2】光伏发电场在建设期和运行期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建设期土壤风蚀减弱
B.运行期耐阴植物减少
C.建设期局地气候改善
D.运行期地表输沙率降低
【小题3】太阳能电池板下植物生长相对良好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充足
B.热量丰富
C.水分较多
D.土壤肥沃
同类题3
微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经营灵活、规模适度的农场,其生产管理主要是对营养液加液时间和次数进行调节。下图为某微农场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微农场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科技
C.政策
D.劳动力
【小题2】在正常年份6月中下旬生产旺季,下列城市微农场中加液次数最少的是
A.上海
B.北京
C.济南
D.郑州
同类题4
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美国太平洋沿岸某气候类型区(下左图阴影所示)的M城市,夏季降水稀少。近几年,该城市夏季干旱程度加剧。为了确保城市居民用水,2015年8月,该市陆续在水库中投入了数千万个苹果大小的黑色空心塑料遮阳球,主要目的是减少水库的水分蒸发和防止库区的藻类繁殖。下右图为水库与黑色遮阳球漂浮的库区景观。
(1)指出M城市的气候类型,并说明该气候类型区南北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2)分析M城市夏季降水稀少的原因。
(3)向水库投放黑色塑料遮阳球,让整个水库表面被遮阳球覆盖,其作用:①可抑制水分蒸发;②可抑制藻类生长。请选择其中一项,阐释其主要原理。
同类题5
下图为“某农业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采用的农业技术,主要是通过改造当地 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 )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水分条件
D.土壤条件
【小题2】该农业技术能起最大作用的地区是 ( )
A.海甫省
B.广东省
C.云南省
D.山东省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区位自然条件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