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富士康制造了全球约40 %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包括组装世界众多品牌的电脑和手机等)。其员工总人数已经接近120万人, 其中中国内地员工超过100万人。预计未来五到七年将有百万机器人大军上岗,实现“机器人代工”远景。富士康科技2012年5月10日在上海浦东举行中国大陆总部动土仪式, 这个总部是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营运中心、研发中心和电子商务中心。

材料二  1974年鸿海集团在台湾设立;1985年富士康品牌创立;1988年,富士康龙华基地在深圳建立;2010年8月,富士康下属的苹果手机最大的组装生产企业率先入驻郑州。

(1)分析富士康部分生产能力从深圳转移到郑州对两市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2)说明富士康科技总部选址上海浦东的原因。
(3)分析实现“机器人代工”对富士康企业职工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04-03 11:18: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探日本产业转移之因, 思中华强国之路。
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了传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热潮,并持续至今。
(1) 能源:自1955—1969年,日本用了15年时间建立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重化工对原料、燃料的消耗量大。20世纪70年代,国际“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价格上涨,重化工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上涨,从而(________)了日本重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 汇率:1985年日元对美元升值了1倍多。原来国际市场上日本产品卖1美元,升值后售价就达2美元。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________)。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3) 市场:至80年代,日本传统工业品的(________)(国内/国际)市场趋于饱和,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
(4) 劳动力:日本劳动力一方面价格高,另一方面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的数量减少,日本传统产业的国内企业生产受劳动力(________)和(________)的双重制约。
(5) 土地:日本工业高度密集于(________)洋沿岸地带。这一带用地紧张,价格昂贵,环境污染严重。促使日本企业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部和(________)发展。
(6) 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基本国策,工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政策明显对传统企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要么向(________)密集型转型,要么向(________)转移。
(7) 简要谈谈你的强国之路(言之有理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