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经过十多年的艰辛拼搏,他总算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成功忝列世界一流运动员,成为全国人的骄傲。
B.南京出差期间,我顺道去阔别多年的恩师府上拜访,并请他指点我新近完成的一篇作品,受益匪浅。
C.两袖清风是老杨的为官之道,对于下属朋友的不情之请,他总是一概拒绝,反倒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D.今年的全球互联网高峰论坛上,几位后学的演讲引起了大咖们的浓厚兴趣,真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1-22 12:12: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今天大家于百忙之中拨冗前来参加庆祝我七十
华诞
的宴会,我表示衷心感谢!
B.我们这些老朽已是风烛残年,我们国家足球事业的明天,就要
属望
你们这些后生小子了!
C.刚才所说的只是晚辈对贵校发展提出的一些
刍荛之见
,有不当之处敬请海涵!
D.本人收藏器物不登大雅之堂,只是
敝帚自珍
,偶尔自我玩味罢了,岂敢冒犯高人眼目?
同类题2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观众对当代艺术的接受度来看,目前存在着大量的理解上的困惑。
①当代艺术本身的艺术价值争议性就在这里。
②专家认为,当代艺术作品的价值,并不在“当下”,而是在“未来”。
③这也是它的艺术价值始终无法与年代久远的作品相竞争的原因。
④观众更乐意去评价一些看得懂的东西,因为文化的接近性,更喜欢推崇复古。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同类题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民众长期以来愿意接受一种“无争议”的成果,一有“争议”,就皱眉存疑。这一点,①
。大家知道,任何创新必然是对既有成果的挑战,必然是对过往信条的否定,必然是对公众公认秩序的撼动,也必然是对原定规则的触犯。因此,②
,而且极有可能形成包围,构成围猎或者围啄。可以肯定地说,③
,如果一种创新一旦现身就远近都接受,那一定是利用了权势,不可能是真正的创新。
同类题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毎处不超过15字。
阅读是一种让他人思想介入自己思想的行为,
①
,我们的思想只能是一种个人化的沉思默想。
②
,不同的阅读方式也左右着不同时代的人的思维方式。在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的年代,“锄带经、牧编简”都是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
③
,是阅读普及的前提;19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随着照相技术、电影技术、网络文化等的普及,历史进入“观看猎奇时代”,人们开始了“微时代”阅读。
同类题5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矛盾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时说:“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
B.王明播放一则广播稿:“接教务处通知,明天上午8点,省教育厅领导将来我校做年终检查工作;下午所有班级全不上课,大家要保持好校园卫生。”
C.小赵老师参加工作刚一年,她对教学经验丰富的张老师说:“教学上我有许多不懂之处,请您不吝赐教。”
D.中央美院的小陈参观完两位学长的《寒梅图》画展后,觉得各有千秋,难分高下,于是感慨道“真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啊!”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