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下面广播稿有五处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
自西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以来,我市各界对灾区人民生活甚是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捐款累计已逾千万之巨。我校捐款共计100万元(食品、衣物折款等),这些钱物已及时送达灾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8-11-28 11:37: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乐派要成为一派,首先就需要 ,明确自身特点。儒家音乐美学与道家音乐美学两大传统恰恰形成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儒道互补”的基本架构,(    ),便形成了儒、道、释的三维架构。中国传统审美文化还形成了另一种三维架构,即官文化、士文化和民文化的三维架构,它们分别对应着以“乐通伦理”范导的官方音乐传统、倡导“声无哀乐”的士人音乐传统和走“俗声俗韵”路线的民间音乐传统。而这三维也不是 的,很多时候民间音乐也可以上升到士人音乐层面,文人也可以参与到民间音乐创作当中,这种例证在传统的戏曲音乐里面

而今,在百年中西融合的基础上,中国乐派的出场获得了历史契机。这种历史机遇有两个:一个是全球化的语境,另一个是生活的根基。在全球化的挑战中,留存与强化中国音乐的“文化身份” 。同时,要让音乐向大众生活回归,要在大众中通过教育普及中国音乐传统,使中国乐派的“民族身份”得以实现。这就需要人们把音乐当着一种审美生活方式。这才是中国“音乐生活美术”的真谛所在:音乐与生活不即不离。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A.追本溯源 泾渭分明 比比皆是 势在必行
B.寻根究底 黑白分明 俯拾即是 志在必得
C.寻根究底 泾渭分明 比比皆是 志在必得
D.追本溯源 黑白分明 俯拾即是 势在必行
【小题2】在下列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被整合了的佛家音乐美学传统也会被中国化
B.被中国化了的佛家音乐美学传统也会被整合
C.由此再来整合被中国化了的佛家音乐美学传统
D.由此再来中国化被整合了的佛家音乐美学传统
【小题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要在大众中通过教育普及中国音乐传统,使中国乐派的“民族身份”被确立。
B.要通过教育在大众中普及中国音乐传统,使中国乐派的“民族身份”得以明确。
C.要在大众中通过教育普及中国音乐传统,使中国乐派的“民族身份”被建立。
D.要通过教育在大众中普及中国音乐传统,使中国乐派的“民族身份”得以实现。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联系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谈谈你的观点。要求:言之成理,不超过150字。
红网长沙1月14日讯(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黎棠实习生吴文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以前的母亲之歌温情、潸然泪下,现在的妈妈之歌诙谐、搞笑,让人过目不忘。
美国喜剧女演员安妮塔•兰弗洛随口唱的《妈妈之歌》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蹿红,3分钟内竟一口气唱出了900多个单词,让人不得不为之惊呼,原来全球的妈妈都爱唠叨,并且唠叨的速度和节奏与饶舌歌手的功力不差上下。
创作这首《妈妈之歌》的是美国喜剧女演员安妮塔•兰弗洛,48岁的她是3位孩子的母亲,为了照顾小家伙们的起居,她和天底下很多妈妈一样,整天唠叨不停。一个偶然的机会,安妮塔灵光闪现,“为何不把唠叨谱成一首歌呢?这样一定很有趣。”
于是,她将自己每天常絮叨的话写成简短的歌词,配着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的《威廉泰尔序曲》唱了出来……
安妮塔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视频中这段表演录制于2007年母亲节前夕,她绝对没有想到两年后,她的“唠叨之歌”会红遍全球。视频不仅在Youtube上创下1500多万次的点击率,远远超过同期流行歌曲的MV。同时,视频还在美国许多知名电视节目上播放过。每个看完这段视频的网友都表示,歌写得“非常真实,就是生活中妈妈们的形象”。
答:

同类题5

综合性学习

2019年新年伊始,大型经典诗词节目——《经典咏流传》第二季开播。创作者借助流行音乐,让古典诗词与现代人的情感、心灵发生碰撞共鸣,把传统文化从“过去完成式”转化为“现在进行时”,让经典焕发出新的魅力。旧词新唱一直是经典传承的蹊径,不少诗词名作都曾被谱以新曲,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

4月6日的节目中,上演了回文诗传唱。回文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独特类型,顺着读成诗,倒着读也成诗。节日中传唱的回文诗是唐代徐寅所作的《题金山寺回文诗》(节选)。顺着读是月夜泛舟图,倒着读是渔舟唱晚图。

顺着读: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倒着读: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1)请你依据回文诗的作诗规律,将下面这首诗的后两句补充完整,并概括出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诗描绘的是________________图。
(2)节目中这首回文诗的传唱人是徐梦圆和王泓翔。他们一个27岁,生长在四川泸洲,喜爱电子音乐和民谣。另一个12岁,生长在加拿大温哥华,喜爱传统京剧和小提琴。他们在表演中糅合了多种音乐元素,令人耳目一新。假如你是节目主持人.请你为她们的节目写一段介绍词,来突出这个组合的亮点。
(3)豆豆同学认为采用流行音乐来演绎古典诗词是一种“恶搞”,有损古诗词本身的高雅格调,破坏了传统文化的严肃性,不利于传承经典。请你结合小题前的文段内容,对他进行有理有据的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