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将其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据京华时报报道,国务院总理***访问泰国期间,中泰两国签署了《关于深化铁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跨国铁路激发“泛亚铁路网”联想,高铁所代表的“中国速度”,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动力。铁路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孙章介绍,中国高铁在国内大发展的同时,也积极谋划“走出去”。目前中国已经与包括美国、巴西、白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国家建立高铁合作关系。他认为,中国高铁能在短短几年间驶出国门,主要有三大优势。首先是性价比,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国外建设高铁每公里成本为0.5亿美元,而中国只有0.33亿美元;其次是技术;最后是安全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5-01-05 12:26: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牛顿说他成功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圣贤的存在确乎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大师毕竟令人眼晕。一代又一代的大师以他们强力的思想和语言为后来者精心构造了一个个既定的牢笼,_______。大师活水般的思想成为经典,其经典又在时间中风干成僵死的教条。对经典的阅读,与其说是对真理的向往,______,永远都不可能是平等的交流。

然而,对高尔基、索尔仁尼琴、张爱玲等这些人物,二十年前的人们与今天人们的看法也绝不相同。因而我们说,大师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也是一种“主观存在”。而后人超越了时代的困囿反观大师时,大师也已不再是个体化的大师,而是杂糅了复杂的历史信息的文化存在,在时间中经历着升值或贬值的自然过程。

于是便有了“重读大师”这个理念。“重读大师”不仅仅是一种“动态”,更是一种“常态”——这样的“重读”,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_______,而应是时时发生的。我们在重读中领悟了历史的述说,在传统中寻找了“对应的力量与智慧”,在这种颇富“时间差”效果的重读中,后人不仅“打捞”和发现了已逝的英灵,更能发现自我,体会对既往的生命拥有裁判权的那份愉悦,体会到“现代人对历史的胜利”。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凡中国人说一句话,做一件事,倘与传来的积习有若干抵触,须一个斤斗便告成功,才有立足的处所;而且被恭维得烙铁一般热。否则免不了 的罪名,不许说话;或者竟成了大逆不道,为天地所不容。这一种人,从前本可以夷到九族,连累邻居;现在却不过是几封匿名信罢了。

所以现在的中国,社会上毫无改革,学术上没有发明,美术上也没有创作;至于多人继续的研究, 的探险,那更不必提了。国人的事业,大抵是专谋时势的成功的经营,以及对于一切的冷笑。

但冷笑的人,因为反对改革,所以有保守的能力:即如文字一面,白话固然看不上眼,古文也不甚提得起笔。照他的学说,本该去“数麻石片”了;他却又不然,只是莫名其妙的冷笑。中国的人,大抵在如此空气里成功,在如此空气里萎缩腐败,以至老死。

所以我时常害怕,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 者流的话。(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 的消失。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标新立异 前赴后继 妄自菲薄 心悦诚服
B.独树一帜 前赴后继 妄自菲薄 心甘情愿
C.标新立异 前仆后继 自暴自弃 心悦诚服
D.独树一帜 前仆后继 自暴自弃 心甘情愿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倘使他反对改革,他就没有保守的能力
B.纵使他反对改革,但也不否认有保守的能力
C.不仅仅反对改革,又有保守的能力
D.虽然反对改革,却又未必有保守的能力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B.生命的路是进步的,什么都阻止他不得
C.我们需要革新者,因为他内心有理想的光
D.我却觉得周围的空气太寒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