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对“致知”的途径方法,王阳明为代表的古人和丁肇中为代表的现代人认识大相径庭:王阳明认为“知”是心中本来就有的,想要致“知”,最终须回归内心去探寻;丁肇中认为“知”是存在于外物之中的特性、原理和规律,必须靠客观实证精神,从对外物的研究中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