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某国农业布局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影响图中牛奶和蔬菜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市场
C.土壤
D.技术
【小题2】若上图表示美国的农业布局,其蔬菜的生产转向南部“阳光地带”,主要得益于( )
①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 ②交通条件的改善 ③冷藏和保鲜技术的发展 ④地形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11:40: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图,冲积扇曾是该地区主要的小麦产区。近年来,该地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小麦种植面积减少。相对于浙江省水稻种植区,该地区小麦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形平坦,土壤更肥沃
B.靠近河流,灌溉便利
C.日照充足,生长周期长
D.远离海洋,降水较少
同类题2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读图回答问题。
(1)若该市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②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
以上农业区应布局在图中的(填序号):A为_______, D为_______。其中,A地布局该农业区的理由是_______。
(2)随着“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图中河流下游沿岸的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有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
同类题3
畎亩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一种以蓄墒保墒为中心的抗旱耕作方法。畎亩法,由畎和亩两部分组成。畎是沟,亩是垄,畎亩法也是一种垄作法。这种耕作法对于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下图分别示意山东省某地区的两种吠亩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田弃亩”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充分利用土壤养分
B.增加耕地面积
C.充分利用土壤水分
D.增加土层深度
【小题2】与左图相比,右图所示吠亩法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优势是( )
A.通风透光性好
B.昼夜温差减小
C.土壤水分充足
D.风力侵蚀降低
同类题4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但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些负面影响。
同类题5
南沙群岛是南海分布范围最大的珊瑚礁群。南沙岛礁的特殊地理环境导致岛上驻守官兵长期存在“吃菜难”的问题。以前用小塑料盒进行栽培,但产量极低,采用“南沙温室”技术后,蔬菜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岛礁上“吃菜难”的原因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水
B.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C.阴雨较多,光照缺乏
D.多石灰岩,土壤贫瘠
【小题2】“南沙温室”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热量
B.保持空气湿度
C.削弱狂风和高温的影响
D.保持土壤肥力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