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

垃圾“强制分类”的时代已经到来。据相关统计,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垃圾,可降低垃圾的数量达60%以上,相当可观,因而进行垃圾分类可减少垃圾占用的土地面积。垃圾分类还可以减少污染,如废弃的电池会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废药品的毒性也较大,这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我们必须集中处理以保护环境。有些垃圾,如使用的塑料快餐盒、方便面碗、一次性筷子等,回收利用,可以变废为宝。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9-12-29 02:56: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完成题目。(5分)
改革是社会的热点,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改革本身就是利益格局的调整,处于攻坚期、深水区的改革,涉及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延迟退休政策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故制定政策时需细细考量、慎重决定,要重视倾听不同的声音,找到最大公约数,解决好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人的寿命有限,延迟退休就是让我们多交晚领,说到底还是个人吃亏。”这样的质疑表明,如果养老保险制度中,“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缺位,人们对延迟退休政策的认可度、接受度,就不会太高。“工作本就难找,延迟退休意味着,岗位更少,年轻人工作更难寻。”这样的担忧提示我们: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尤其是培育适合中老年人的就业岗位,同时,彻底打破“铁饭碗”,推行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同意延长退休年龄的,恐怕都是公务员和领导干部吧!”这种猜想的背后,反映了人们对行业收入分配不均的焦虑,对“谁会受益”的担心。因此,加快收入分配的改革,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才有可能保证民生政策赢得民心。显然,今天的社会,不同群体的诉求复杂多样,矛盾交织交错,要确保政策科学、合理、可行,广泛的社会讨论和充分吸收民意必不可少。从公众的担忧处发现问题,在化解担忧中完善机制,应当是攻坚期决策的理性的选择。
(1)文中“找到最大的公约数”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作答。(2分)
(2)怎样才能顺利推行延迟退休政策?请根据文章简要概括。(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