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车厘子(一种水果)原产于小亚细亚半岛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味道鲜美,但容易腐烂。某网店采用“先订购,后采摘”的预售方式销售美国车厘子,力求进口水果从源地直达消费者,下图为销售流程。

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7月12号后,买家要确定车厘子所处的状态,利用了哪种地理信息技术
A.RSB.GISC.GPSD.GPS+GIS
【小题2】美国最适宜种植车厘子的地区是
A.西部高原区B.佛罗里达半岛C.中央大平原D.密西西比河口
【小题3】智利也是著名的车厘子产区,如果该网店欲预售智利车厘子,最佳时间在
A.12月下旬—次年1月上旬B.2月中旬—2月下旬
C.6月下旬—7月上旬D.8月中旬—8月下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12:28: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桑树,落叶乔木。喜温暖湿润气候,气温12℃以上开始萌芽,生长适宜温度25-30℃,气温降到12℃以下则停止生长。耐旱,不耐涝。耐瘠薄,对土壤的适应性强。桑蚕是以桑叶为主要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生长适宜温度为22~28℃,自孵化至吐丝结茧,24~25℃下约需24~26日,26~28℃下约需21~23日,结茧过程约需2~3日。桑蚕茧可缫丝,蚕丝主要用于丝绸生产。
材料二: 广西宜州市域面积386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89.80%。总人口62万,其中农业人口49万。地处黔桂交通要冲,又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要地,种桑养蚕历史悠久。近年来,江浙等东部地区种桑面积日渐缩小,随着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广西宜州市的桑蚕产业突飞猛进,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桑蚕基地”,茧丝绸相关企业也已有20多家。但目前宜州绝大多数养蚕户还是在自家院子里养殖,加工企业缫制出来的生丝大多为中低档,丝绸加工行业的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还有待提升,印染后整理技术、产品设计等水平较差。如何完成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的“破茧化蝶”问题一直困扰着宜州桑蚕产业。下图示意宜州在广西的位置。

(1)与江浙相比,说明宜州有利于种桑养蚕的气候条件。
(2)从市场角度说明宜州桑蚕养殖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3)当地政府应如何促进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