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朝陶宗仪在《辍耕录》中记载,黄道婆因辛苦织布而积劳成疾,返回乌泥泾数年后便猝然谢世,村民“莫不感恩洒泣而共葬之。”
B.在老年人回忆中,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更大,更圆,更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C.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南美作家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被列入《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
D.人走茶凉伤感吗?不伤感!真正伤感的是:人走了,把我的茶杯也骗走了;王小波先生的这句经典话语让人回味不已。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4-04-09 04:50: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各地媒体几乎同时出现了这么一个词——“堵车”。北京成了“首堵”,连武汉这样的二线城市也常常堵到半个城市瘫痪。我们不禁感慨:中国已进入全民“豪堵”时代。
B.休闲方式各种各样:古人看戏,今人看电视;乡下人在大树下闲聊,城里人在电脑上聊QQ,真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呀。
C.课文《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选自《论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作者谢冕,原文题目是《漫步在诗的郊野——关于诗歌欣赏的通信》,选入教材时有删改。
D.如果说民生问题是“命脉”,腐败就是“毒瘤”。一方面,我们党要解决好群众的民生问题,取得广泛的支持拥护,另一方面,必须下大力气铲除毒瘤,永葆自身青春活力。
同类题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有时曹操很狭隘,甚至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样极端自私的话。
B.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C.他常常在夜里吹着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白天所有的压抑似乎都在这笛声里风吹云散了。
D.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学生,一个班不过十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同类题3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你读过的文学名作中,有哪些人物形象(如诸葛亮、林冲、林黛玉、范进、孔乙己、葛朗台······)让你念念不忘?
B.“早岁哪知世事艰。”是陆游《书愤》中的诗句,表达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
C.交流讨论可以提高认识,加深理解;开阔思路,集思广益;消除矛盾,协调关系。
D.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
同类题4
下列各句中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那种叫“水晶”的葡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琢而成。
B.当这些年轻人踏上返京的列车时,他们已是满载收获。“有没有实践就是不一样。”杨斌说:“我们会把这次学习到的东西带回去,向更多人宣传。”
C.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D.孔子(前景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
那么,经典的阅读是否存在方法?我们在这里将展示三种阅读文学经典的方法:文化史、文学史和精神史的阅读角度。
代入感过深是初学者的
通病
;抛去文本、理论先行,则是学院派的误区。(乙)
我们因此提倡与历史有关的,既同情又间离的阅读,以利于一种清明意识、现实感与发问精神的建立。
第一种阅读视角,是文化史的视角。
对
业余读者而言,文学
事无巨细
地摊开了另一个世界。我们看到的首先不是情节与人物,
就是
城市布局、乡村风景、街道设置、谈吐、饮食、风俗、器物等等。大仲马笔下的火枪手为什么基本不用火枪(这部小说一度被翻译成《三剑客》,倒是更为贴切)?(丙)
我们需要先去查阅一下火绳枪的发射速度(可参考 Osprey 出版社“战士”丛书的《火绳枪兵:1588-1688》)。
当然,如果你早已知道铁血宰相俾斯麦曾经与人以香肠决斗,就决不会嘲笑这些浪漫守旧的剑客。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病
B.对
C.事无巨细
D.就是
【小题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