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分)
日前,“青花瓷的故事”正在央视综合频道热播。这部由央视纪录频道制作的最新作品,描绘了明清之际中国外销瓷寰宇之旅的恢弘图景,将历史上对于中国外销瓷的重要事件一一地呈现出来。
【小题1】文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指出并加以修改。(l分)
答:
【小题2】文中有一处词语使用不当可删去,请指出。(l分)
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4-04-09 04:21: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福建土楼无论是从它悠久的历史还是特殊的工艺,抑或是____________的建筑风格,都值得被妥善保护。在闽西南一带山区,勤劳聪慧的客家人____________,恃山经营,____________。当地的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将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并用夹墙板夯筑成两层以上的楼房。在土楼的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大门一关,自成一体,就算被围困也可长时间粮水不断。(  )。

福建土楼的建筑特点起源于唐,至明已臻成熟,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岭中的土楼的形状多样,现存的圆楼、方楼、五角楼、八角楼、吊脚楼等各式土楼30多种23000多座,形成一个个依山偎翠、________、布局合理的土楼群。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标新立异  因势利导  安土重迁  错落有致
B.独树一帜  因地制宜  聚族而居  错落有致
C.标新立异  因地制宜  聚族而居  有条不紊
D.独树一帜  因势利导   安土重迁  有条不紊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地的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拌合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并用夹墙板夯筑成两层以上的楼房。
B.当地的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他们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将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并用夹墙板夯筑成两层以上的楼房。
C.他们以当地的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拌合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并用夹墙板夯筑成两层以上的楼房。
D.他们把当地的土、木、石、竹当作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并用夹墙板夯筑成两层以上的楼房。
【小题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再加上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
B.土楼是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还具有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
C.因此土楼还具有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是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
D.客家人在土楼里代代相袭、繁衍生息,躲避寒潮酷暑、地震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