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站在当下回望历史,恰如孔子当年感叹的“逝者如斯夫。”穿过两千多年的岁月,没有几个人如这位夫子,古老而又年轻。孔子何人?(乙)他是教科书上那张年老的画像——俯身、颔首,谦卑慈祥,而后是天花乱坠的教导。
学者李零说,他少时不爱读《论语》觉得它除了道德教训,还是道德教训。读懂孔子或许需要年长一些,经历点世故人情。(丙)而后,方能懂得夫子与弟子之间那些嬉笑怒骂,毫不掩饰,又充满智慧。
只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孔子被描绘成一个苛责小节,少有情味,高高在上的圣人。事实上,他最怕受人尊敬,他善感多情,还有不少的怪癖。
有人说,短视频是互联网行业的又一个风口。不少短视频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地为用户推送符合其兴趣爱好的内容。甲正因这种极致的“沉浸式体验”,有人感叹,“短 视频就像毒药一样让人欲罢不能”。乙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无感”,由此对短视频产生兴趣,也在情理之中。然而,短视频作品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如果不加甄别,就可能在一次次“短暂的视觉冲击”中,让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受到无形冲击,甚至在跟风模仿中迷失方向。
丙青年风华正茂,理应让青春闪耀“奋斗”“奉献”“担当”的明媚亮色,理应培养 “健康的心”,塑造“大写的人”,在人生紧要处“跑”起来。感受新鲜事物并进行适度娱乐,固然无可厚非;但最起码,应保持清醒克制,明辨是非黑白,培养高雅格调,不能受到网络负能量的感染侵蚀,不能让“短暂的视觉冲击”造成观念的错位和信念的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