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5分)
普天同庆,一片红霞迎旭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3-11-01 10:49: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仿照划线的句子,在文中的横线上写上相应的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命运给予河蚌的是一粒沙子,河蚌回报世界的却是一颗晶莹的珍珠;
,
;命运给予巨石的是千锤百炼,巨石回报世界的却是一座神像。
同类题2
请根据上文提供的信息,补写标语的下句。要求字数相同,结构基本一致。(5分)
330国道某处由于道路平坦宽阔,许多司机都不自觉地超速驾驶;又有不少行人贪图方便,不走人行横道线,而另辟“捷径”,横穿隔离带,给行车、行路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交警部门在路边醒目处立了警示标语:“虽为坦途,超速者戒;
,
。”
同类题3
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一致,内容合理。(4分)
诗人说:“一株三叶草,再加上你的想象,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因为,
每一汪水塘都有海洋的气息。
仿写:
同类题4
请将下列画线句子改写成一组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的整句。(6分)
事物总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组成的,希望万事如意是不现实的。
希望大路平坦笔直,江河一泻千里,却常常有岔路和崎岖,旋涡与逆流。有时企盼庄稼茂盛丰收,却遭遇旱劳与虫害。在挫折和失败中人们往往希望人生幸福美满。
同类题5
提取下面一组句子中的重要信息,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重阳节”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字)
(1)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又称“老人节”。
(2)重阳节在农历九月九日,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节。
(3)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4)重阳节这天所有的亲人都要一起登高,插茱萸、赏菊花。
(5)关于重阳节的目的,多数人认为是避灾驱邪,表达思念、祝福之意。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选用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