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中新网上海1月10日电2019年春节日益临近,铁路、航空春运抢票大战也日趋“白热化”。由于返乡车票“一票难求”及机票昂贵,今年选择“反向春运”的人群大幅增加。“反向春运”是指年轻人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节后再返乡。除夕前一周飞往某些城市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40%,“四老一小”旅客订单显著增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反向春运”人口流动的特点是
①人口流动的规模近年来逐渐加大
②人口流动主要受环境的影响
③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④人口流动以年轻劳动力为主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小题2】“反向春运”对人口流人地带来的影响是
A.优化了当地的人口结构
B.带动了春节期间城市的消费,繁荣了市场
C.缓解了春节期间用工难的问题
D.增强了当地第二、三产业的活力
【小题3】2019年春节前,踏上“反向春运”之旅列车的旅客最不可能来自的省是
A.四川B.陕西C.江苏D.安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20 03:49: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图和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1: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浩瀚的森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吸引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向这里迁移和流动。明清时期,更多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尤以山东人最多。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称为“闯关东”。
材料2:19世纪中期,我国人口突破4亿大关,面对沉重的人口压力,清政府被迫开放长期封禁的东北山林、草原,由此引发了更大规模的移民洪流。1897~1911年,东北地区人口由570多万猛增到1800 多万,年平均增长率高达7.5%。到1933年,该地区人口已迭2910万,成为当时全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材料3:自古以来经济差距是吸引山东人“闯关东”的基本动因。直到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还比山东省高出2/3。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改革开放的首批获益省份之一,经济增长迅速,山东省农民人均缝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 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现象?   
(3)简述“雁南飞”现象对山东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率先在全国提出实施公共服务人口迁移策略,即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欠发达地区向珠三角地区迁移,以减轻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负担,从而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材料二 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及其人口流出地排序。

全国前

5位人口

流入省

第1位

人口

流出地

第2位

人口

流出地

第3位

人口

流出地

第4位

人口

流出地

第5位

人口

流出地

广东

湖南

四川

广西

江西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浙江

河南

贵州

浙江

江西

安徽

四川

贵州

湖北

M省

黑龙江

吉林

河南

安徽

江苏

四川

重庆

广东

云南

浙江

新疆

 
(1)《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的实施(  )
A.阻碍劳动力向珠三角迁移
B.造成城乡、地区之间差距扩大
C.促进人口合理流动,有利于配置服务设施
D.避免城市产生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等问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
B.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
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D.全国流入人口前5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
(3)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  )
A.福建  B.海南  C.山东  D.广西
(4)简述我国大规模跨省区人口迁移对人口迁出地区的影响(有利,不利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