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左图为吐鲁番露天地膜种植西瓜景观,右图为吐鲁番某温室大棚内 “悬空西瓜”景观.“悬空西瓜”采用新型的吊蔓式栽培方法,西瓜藤蔓沿铁丝或绳子等向上生长。
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吐鲁番露天西瓜栽培育苗期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主要作用是
A.提高土壤肥力
B.减轻低温冻害
C.防止水土流失
D.增强地面辐射
【小题2】采用悬空种植方式,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单位面积西瓜产量
B.提高西瓜育种技术
C.降低西瓜对水源的需求
D.降低人工劳动成本
【小题3】与露天地膜种植的西瓜相比,该地温室大棚种植的 “悬空西瓜”
A.甜度更高
B.果色较均匀
C.果实更重
D.果形较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29 11:45: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澳大利亚养羊业分布区与养牛业分布区分别是( )
A.甲、乙
B.乙、 丙
C.丙、丁
D.甲、丁
【小题2】为了提高澳大利亚小麦区的土壤肥力,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易采取的措施是
A.增施化肥
B.休耕轮作
C.大水漫灌
D.培育良种
同类题2
桑蚕养殖的全产业链为“桑一茧一丝一绸”,其中采桑叶、采蚕茧的机械化程度低。20世纪90年代开始,蚕桑生产在省域范围内转移。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东桑西移”的趋势明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传统桑蚕养殖区,采桑叶机械化程度低的原因
A.种植区地形崎岖,不利于机械化经营
B.桑蚕养殖利润较高,人工费用比重
低
C.个体经营规
模小,机械化作业成本高
D.灌木丛中作业,无法实现机械化作业
【小题2】桑蚕生产的多次转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桑蚕的生产格局发生改变
B.资金、技术、劳动力西移
C.丝绸市场范围向西部扩大
D.大气与水体污染范围扩大
【小题3】在桑蚕养殖区,桑果、桑果汁、桑叶茶、桑枝食用菌等产品得到较快发展,产业效益显著提高该生产活动所属范畴是
A.综合利用
B.农业结构调整
C.多种经营
D.延长全产业链
同类题3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沿EF线上的山脉是( )
A.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两个大洲的分界线
C.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
D.两种农业区的分界线
【小题2】图示国家是世界四大粮食生产国之一,但有时仍需进口粮食的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少
B.人多地少
C.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产量不稳定
D.水源短缺
【小题3】当N地出现强大高压中心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同类题4
图中斜线区为某种农业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国家的地形特征为
A.以高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B.以山地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C.以盆地为主,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D.以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小题2】图中阴影部分为某种农业的分布,该农业是
A.水稻种植业
B.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业
C.林业
D.畜牧业
同类题5
观光农业区是指人们广泛利用城市郊区的空间、农业自然资源、乡村民俗风情及乡村文化等条件,建立的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农业区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发展观光农业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基础设施完善 ②地形复杂多样 ③城市化水平高 ④气候适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小题2】发展观光农业的主要目的是
A.维持生态平衡
B.提高农产品产量
C.发展乡村经济
D.吸引劳动力回迁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