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使语段意思连贯、句式一致、风格统一。
人就一辈子,别指望来生。心态当若兰,凡事都能看得通透;
,
;
,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6-07-01 04:29: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仿照下面的形式,以“春之色”或“夏之色”为句首,另写一组句子。
例句:冬之色为寒的白,如瑞雪,如冰块,蕴含了万物的苏醒。
同类题2
从下面提供的课文篇目中任选一篇课文,写一则课文题解(可从背景、内容、手法、主题等方面诠释)。(不超过80字)(4分)
李白《蜀道难》;杜甫《春夜喜雨》;鲁迅《阿Q正传》;朱自清《荷塘月色》。
同类题3
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文段完整。(2分)
看似微不足道的的一个“点”,在与无数同类融合之后,竟也能构成五彩斑斓的世界:
正如无数微不足道的水汇成汪洋的海,正如无数微不足道的花开出绚烂的春,
。
原来,那些微小的事物,多了,也会有惊人的变化,着或许就是质变吧。
同类题4
从高中所学古典诗词中再举一个恰当的例子补写在下面横线处。要求所举例子引文正确、紧扣虚实关系,并有适当的分析,字数在100字以内。 (4分)
人们在分析艺术品虚和实的关系时常说:“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这一现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字面上是写景,但这景中却包含了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浓情厚谊,又是抒情。所写之景是实,所抒之情是虚。这实际上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写法。再如苏轼《(江城子》中的“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作者与妻子伉俪情深,虽生死殊途而旧情难忘。积思成梦,悲喜交加,这是虚写。而实则是写梦醒后的悲伤。这样虚实结合,写出了诗人对亡妻思念之深之切之苦。还比如
。
同类题5
下面的一段文字,句式灵活,富于变化。有一句连贯性上较差,请改一下,使之语气更连贯。
孩子需要爱,需要长辈的爱,需要师长的爱,也需要同龄人的友爱,但他们不需要溺爱。许多时代的废人,社会的累赘都是溺爱的结果。因此,我们呼吁:不娶让孩子在溺爱中成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选用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