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橄榄又苦又酸又涩,你第一次吃的时候难免错愕,竟然有如此不近人情的水果。
B.不管怎样,且把这矛盾重重的诗篇埋在坝下,它也许不适合秋天的季节,但到明春准会生根发芽……
C.每年的三四月间,岭南地区各处羊蹄甲尽数开花,开成满目白昼焰火,令人赏心悦目。
D.这庞大的城市在阳光里盹着了,把头搁在人们的肩上,巨大的重量压住了每一个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1-20 09:43: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由骈文和律诗演变而来。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B.对联由上联、下联组成。字数多少无规定, 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C.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D.平仄协调,要求平仄相异。平声舒缓,仄声短促,上联最后一字必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必为平声。
E. 对联为竖行书写,中间不加标点。张贴时,上联在左边,下联在右边。
同类题2
结合下面提供的背景资料,为图片拟写解说词。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能揭示画面内涵。(不少于50字)(4分)
陆松芳,一位卖煤饼的78岁老人,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1万元。这些钱,他要卖掉大约50万斤煤饼才能挣到。
图陆松芳老人的手
□□□□□□□□□□□□□□□□□□□□□□□□□□□□□□□□□□□□□□□□□□□□□□□□□□□□□□□□□□□□
同类题3
某中学的一间高三教室里,四壁各贴着一个字,分别是:“竞”、“静”、“净”、“敬”。请你给这四个字重新排序;然后说明理由,要求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6分)
(1)排序:
(2)理由:
同类题4
阅读下列语段,仿照前文画线句子的句式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4分)
名著就是经过岁月漂白仍然不褪去艺术光泽的经典论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名著,它像一个炽热的熔炉,把懦弱冶炼成钢铁;《简
·
爱》是名著,它像一根动人的琴弦,让爱情奏响尊严的和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元宵节和中秋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一天瑞雪 遍地笙歌 中天皓月 万户春灯
明世界 报元夜 乐团圆 兆丰年
元宵节:上联
下联
中秋节:上联
下联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