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回答10-11题。
【小题1】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列工业部门中受益最大的可能是
A. 汽车工业 B. 电子工业 C. 核电工业 D. 服装工业
【小题2】目前在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①产业转移 ②推行清洁生产,提倡绿色消费
③控制人口增长,减轻环境压力 ④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淘汰落后产业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0-06-04 03:54: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可怕的全球变暖”。
材料二 2017年第46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践行绿色生活”。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全球变暖将给大洋洲带来的严重后果及其形成原因。
(2)全球气候变暖给全球带来巨大影响。下列不会受其影响的是( )
A.海陆间水循环
B.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类型
C.台湾海峡的宽度
D.珠峰的海拔高度
(3)近年来,我国政府号召“节能减排”,请简要分析“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同类题2
图中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可持续发展需要公众参与,下列有利于抑制该“环境变迁”的行动有
A.采用节水措施
B.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C.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
D.购买节能电器
【小题2】解决该“环境变迁”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协作,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保护技术.援助资金
B.发达国家转移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至发展中国家
C.发展中国家能源利用效率低,更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D.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同类题3
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准确获取碳排放数据,对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方面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技术难度极高,目前仅有两颗卫星能够从太空监视地球温室气体排放。2017年10月24号开始,我国发射的“碳卫星”数据正式对外开放共享,这也意味着,继美国、日本之后,我国成为第三个可以提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下图为遥感卫星工作流程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发射“碳卫星”时间较晚,主要是由于
A.技术难度大
B.资金投入不足
C.市场需求不大
D.政策支持不够
【小题2】“碳卫星”数据的正式对外开放有助于我国
A.获取各行业的碳排放数据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C.提高节能减排措施的针对性
D.减少极端天气的危害
同类题4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氦、氟氯烃、甲烷等气体一般不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但可能引发全球性环境问题,对全球环境造成危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会导致( )
A.酸雨加剧
B.光化学烟雾
C.全球变暖
D.臭氧层破坏
【小题2】解决上述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正确措施是( )
①关闭所有高能耗工业 ②加强国际合作,推广清洁能源
③停止使用各种化石燃料 ④鼓励公交出行,减少私家车辆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同类题5
据美国的一名冰川学家研究,北极冰川完全融化要比原来预计的2050年早得多,他认为到2020年夏天,北极就会出现无冰的现象。
(1)根据以上资料说明,全球气候正发生着
现象。按照时间尺度,当前地球气候正处在
(冰期或间冰期)中。
(2)近百年来,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
(3)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
(4)从能源利用角度考虑,我们应对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有
。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