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氦、氟氯烃、甲烷等气体一般不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但可能引发全球性环境问题,对全球环境造成危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会导致( )
A.酸雨加剧
B.光化学烟雾
C.全球变暖
D.臭氧层破坏
【小题2】解决上述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正确措施是( )
①关闭所有高能耗工业 ②加强国际合作,推广清洁能源
③停止使用各种化石燃料 ④鼓励公交出行,减少私家车辆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7-28 10:02: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反照率指对某表面而言的总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地表反照率是反映地表对太阳短波辐射反射特性的物理参量。下图为1980—2012年格陵兰地区7月地表反照率距平曲线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格陵兰反照率变化”出现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气候变冷 ③冰川融化加剧 ④冰川面积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小题2】分析“格陵兰反照率变化”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有( )
A.①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②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北扩展
B.①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③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
C.①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④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
D.②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北扩展 ④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
同类题2
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首先减弱的主要是
A.大气逆辐射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同类题3
2017年4月20日,一座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费里兰。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出现冰山的主要动力是洋流,该洋流属于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寒流 ③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④暖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小题2】近年来北大西洋中冰山的出现有时间提前、数量增多趋势。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其类似的是
①我国西部山地冰川总体退缩 ②城郊热力环流明显增强
③我国西北农灌区土壤盐渍化 ④沿海低地海岸线退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同类题4
2015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较2014年下降,下图为“2011年以来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信息表明2015年
A.印度是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
B.欧美国家的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最快
C.减排必然对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D.北美洲极端天气会减少
【小题2】各国对二氧化碳减排应承担共同而又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
①共同性原则 ②持续性原则 ③公平性原则 ④阶段性原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同类题5
读全球主要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表中气体的共同性质是:
A.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B.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
C.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
D.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小题2】“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有:
①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
②人类大量消费能源,加热了近地面大气
③过度砍伐森林,削弱了绿色植物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
④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增加了大气热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