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
对照上图,近百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增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0-10-13 05:10: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地球小时”是WWF(世界全球自然基金会)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世界全球自然基金会提出“地球小时”倡议有利于缓解下列哪一问题
A.全球变暖
B.臭气空洞
C.粮食问题
D.生物多样性减少
【小题2】下列可缓解这个问题的措施是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②大面积植树造林 ③发展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同类题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图中序号代表炭循环的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
A.①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
B.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C.③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
D.④需要岩石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
【小题2】若大气中CO浓度增加,则
A.天山山脉雪线分布的海拔将下降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
C.对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较高纬扩展
同类题3
读全球气温变化资料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A.臭氧层破坏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水旱灾害
【小题2】该问题带来的结果可能是
A.全球降水普遍增加
B.海平面上升
C.全球物种大量增加
D.高纬度地区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缩小
【小题3】针对该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我们人类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植树造林 ②控制酸性气体排放 ③发展新能源、节能技术等
④减少氟氯烃等对臭氧层的破坏 ⑤改善能源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同类题4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
材料二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
(1)读图甲,分别描述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模拟值和观测值的特点并简析原因。
(2)读图乙,简析B所在地区在世界交通位置中的重要性,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提升B地区海运价值的影响。
(3)图乙中A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对该地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