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开放性
C.差异性
D.层次性
【小题2】推测甲最可能是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水中藻类排放废气
D.旱涝灾害发生频次增加
【小题3】应对全球变暖趋势,我国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提高植被覆盖率
B.全部利用清洁能源
C.增加工业品进口
D.大幅度缩减经济规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7-31 11:45: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了促进人们向“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方式”转变,把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确定为:“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最近国际社会为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调整能源结构,下列受冲击最大的工业部门是( )
A.钢铁
B.机电
C.纺织
D.电子
【小题2】在“低碳经济”争取实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目标的同时,工业排放出的温室气体具有了价值,并成为了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形成的市场称为( )
A.煤市场
B.碳市场
C.石油市场
D.天然气市场
同类题2
近100年来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导致了( )
A.A减小
B.B减小
C.C增大
D.D增大
【小题3】【小题4】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导致全球自然灾害增多 ②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③对农业没有影响④会影响全球水循环⑤各国都应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同类题3
有利于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合理措施是( )
A.大量进口石油,杜绝使用煤炭
B.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C.严格限制钢铁、核工业的发展
同类题4
2017年2月8日,格陵兰岛北端的气温升至0℃以上,引发世人关注。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北极放大效应”现象的形成机制是
A.受高气压带控制,晴朗天气多
B.极昼时间长,海水热量收入多
C.周边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剧增
D.海冰消融,海面的反射率下降
【小题2】受“北极放大效应”的影响,下列北极地区的现象中,首现日期推迟的是
A.苔原植物的花期
B.沿海港口的封冻期
C.北极鸭的北迁日期
D.入海河流的汛期
同类题5
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6年11月7日至18日在摩洛哥南部旅游城市马拉喀什举行。大会重申支持并落实2016年11月4日生效的《巴黎协定》。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承诺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将直接有助于( )
①减缓海平面上升趋势 ②减轻酸雨的危害
③减缓臭氧层空洞扩大趋势 ④减轻水体的污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导致青藏高原( )
A.高山雪线下降
B.冻土界线南移
C.冰川面积扩大
D.冰川泥石流增多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