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苏轼《赤壁赋》中有一段对箫声的精彩描写:“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请你另选一乐器对其演奏效果进行描写。
注意:①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②可以不用文言形式;③70字左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4-03-26 05:32: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请举出两种说说)
同类题2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从修辞手法看,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C.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同类题3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比喻)
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设问,比喻)
C.(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拟人 比喻)
D.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 通感)
同类题4
阅读《先秦诸子选读》,个性鲜明的孔门弟子,一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子贡、颜回、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子张、子夏,当然还有其子孔鲤。要求:请从上述人物中任选三人,联系言行,突出性格特点,各写一句话,组成排比。
同类题5
下列诗句中
没有
使用借代手法的项是( )
A.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姜夔《鬲溪梅令》)
B.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C.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D.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
语言表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