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火电站、钢铁、有色冶金、建材、化工……这些重点用能行业,将大量碳物质排入空气,造成全球变暖。由于变暖破坏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农作物,在印度喜马拉雅山冰川的融化造成了水灾。长期来看维系生命的河流可能干涸。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时间即将耗尽。科学家呼吁“别再烹煮地球”。
材料二 2010年夏季,上海的大多数公共场所将空调温度定格在26 ℃以上。节约1亿度电,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00万吨。
(1)解释全球变暖会导致河流干涸的原因。(4分)
(2)分析为减缓“烹煮地球”而采取的根本措施。(3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10-09 08:46: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据统计,我国农村地区生活能源的消耗,煤炭、秸秆、薪柴占80%以上,其中秸秆约占31%,薪柴约占25%,传统的炉灶秸秆、薪柴的能源利用率只有10%~15%。
材料2:早在2010年6月12日至18日的第20个全国节能宣传周结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致信全国节能宣传周主办单位,肯定节能宣传周活动取得的成效,强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动员全社会力量,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各项工作。
材料3:下图是“世界部分国家单位产值消耗的能源量。”

材料4:交通工具尤其是近几年私人汽车的大量增加,使我国石油消费量大增,最近全国许多城市油价大幅提高,石油短缺,出现了排队加油的现象。2010年1月18日,工信部发布了《2009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实现历史跨越,达1360万辆,位居全球首位。
(1)“材料1”反映出的问题是什么?它将带来哪些后果。
(2)“材料2、3”反映出与世界部分国家相比,我国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是什么?请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出发,对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3)读“材料4”,鼓励私人购买汽车,能促进相关产业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除加剧石油短缺和交通拥挤外,还能产生哪些问题,并说明解决该问题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