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请以下面给出的句子作为开头,借鉴《荷塘月色》中“以景衬情”的表达技巧,同时使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其扩展成一段话,做到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100字。
我站在李强楼上,仰望星空,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6-05-13 02:38: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苏轼的《望湖楼晚景》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电光时掣紫金蛇。
A.青枝满地花狼藉
B.雨过潮平江海碧,
C.犹是晓晴风露下
D.楼前回望水连天
同类题2
下列对句子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文章开头紧扣题目,说明“木叶”的来历,以及对后代诗歌产生的影响。
B.“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引用这些诗句,都是为了说明古代诗人特别喜欢使用“木叶”一词,因此“木叶”在古诗中很常见。
C.“‘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
设问开头,引出对“木叶”与“树叶”在诗歌运用上的分析。
D.“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木叶”就是“树叶”,引用诗句说明古诗句中“树”和“叶”是常见的,而“树叶”连用不常见。
同类题3
对下联。 (3分)
小试卷铺开赛场,谁是语林高手? 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下面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B.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C.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D.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同类题5
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B.资本家夹着尾巴逃跑了。
C.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
D.(包身工们)经过红头鬼把守着的铁门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
语言表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