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间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阳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8-28 05:35: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用一副对联(上下联各不少于7个字)写出你对他(或她)的了解或评价。(4分)
辛弃疾 李清照 蔺相如 苏武 张衡
所选人物:
上联:
下联:
同类题2
对下列诗句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的,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无法自拔。
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通过今昔对比,更突出眼前的悲凉。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是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
同类题3
下列各项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比喻)
B.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反复)
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拟人)
D.一眨眼,二十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好怀念当初的那段时光。(夸张)
同类题4
对《相信未来》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在“文化大革命”那个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的年代里仍然坚定地相信未来。
B.诗中的“固执”并非贬义,显示出作者相信未来的执着。
C.“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说明作者当时还很幼稚、很年轻。
D.“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同类题5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A.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正朝着质量更好、效率更高、动力更强的发展方向阔步挺进。
B.“钢铁企业职工的精气神又回来了!”随着供求关系改善,今年钢铁行业价格恢复上涨,吃了多年苦头的钢铁企业终于尝到了甜头。
C.曾经,一个电饭煲居然成了“中国制造”的软肋。而今,通过创新补齐质量短板,国货当自强,正努力成为世界精品的代名词。
D.从“扫一扫”支付到“刷刷脸”买单,从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让外国人羡慕的新业态在大城小镇风起云涌,延展着人们的想象空间。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