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首先减弱的主要是
A.大气逆辐射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1-21 09:27: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我国夏季汽车在爆晒之后被称之为“火焰车”,车内温度高达 60℃,主要原因是
A.汽车在夏季获得太阳辐射较多
B.汽车油漆对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C.车顶和玻璃阻挡车内长波辐射
D.车顶和玻璃削弱了大气逆辐射
同类题2
图是某时刻某市附近地区垂直温度变化(℃/100米)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发生大气逆温现象距市中心的范围是
A.1~6. 5km
B.1. 5—5. 2km
C.1. 5—5. 5km
D.1.5km以内和5.2km以外
【小题2】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500米
B.100米
C.350米
D.150米
【小题3】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
A.空气对流更加显著
B.抑制污染物向高空扩散
C.有利于成云致雨
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
同类题3
深秋傍晚,农民在田地周围燃放烟雾的目的与利用的原理分别是
A.除霉、增强太阳辐射
B.杀菌、增强紫外线辐射
C.防御霜冻、增强大气逆辐射
D.增加CO
2
含量、增强光合作用
同类题4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大气吸收
同类题5
读某地某日气温实况图,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1:00-2:00降温幅度最大,原因是地面辐射最弱
B.最低气温出现在6:00,此时开始出现逆温
C.9:00-11:00气温不断上升,原因是大气逆辐射不断增强
D.最高气温出现在14:00,此时大气逆辐射最强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