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商周时代的甲骨文上就有“帆”字,公元前2世纪已出现风筝、风车,10—12世纪(北宋、南宋)为风车繁盛时期,至14世纪传入欧洲,荷兰开始利用风车抽水造陆。
材料二 我国可利用风能时数分布图和新疆达坂城简图。
(1)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太阳能等)具有哪些特点?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有哪些意义?
(2)我国风能资源丰富,但每年有大量风能白白“吹光”。近期对风能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地区有华东及华南沿海地区、华北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什么要在这些地区优先开发利用风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1-04 06:31: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面左图为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该地沿海某流域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示水循环的类型,并说明与C海区的渔业资源丰富有关的水循环环节。
(2)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是什么?
(3)判断A环节的名称,说明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
(4)据右图分析该河流流向及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5)与10年前相比,右图中的地下水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导致地下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及该变化所产生的地理意义。
同类题2
浅层地热能是埋藏于地下一定深度的地热能资源,以地下水为载体,其能量主要于太阳辐射与地球梯度增温。浅层地热能可用地温梯度(每百米增加温度)来表示,一般情况下埋藏越深温度越高。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温梯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区域浅层地热能
A.集中分布在断层线两侧
B.绿港浅层地热能最高
C.离县城越远浅层地热能越低
D.受地形起伏影响最大
【小题2】如果采用传统方式大规模开采浅层地热能,可能导致
A.地下水位下降
B.开采区地表水污染
C.全球气候变暖
D.地下水生生物减少
同类题3
下图是世界部分区域某清洁能源电站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清洁能源最有可能是
A.风能
B.潮汐能
C.太阳能
D.地热能
【小题2】目前,该清洁能源发电量较小的原因可能是
A.适合发电地有限,离大城市较远
B.发电量不稳定,有季节变化
C.资源蕴藏量小,难以大规模利用
D.能源较分散,难以集中利用
同类题4
在2017年3月18日午后,丹麦风力发电量为3551兆瓦,而当时丹麦全国的电力需求为3452兆瓦,风电比例超过了100%,多余的电力向挪威、瑞典出口。丹麦拥有全球最丰富、最完整的风电产业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推测丹麦大规模发展风电产业的原因是
①风力资源丰富 ②风力发电成本低于常规能源 ③常规能源储量不足 ④风能属于清洁可再生资源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小题2】丹麦利用风力发电,风机的受风面多朝向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小题3】与丹麦相比,中国青藏地区发展风电产业的劣势是
A.基础设施差,距电力消费市场远
B.风力资源贫乏,土地资源短缺
C.风力资源贫乏,距电力消费市场远
D.土地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较差
同类题5
下图为中国、俄罗斯与世界其他两个国家的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国和土地利用类型A、B分别为
A.英国,耕地、工矿用地
B.印度,耕地、牧草地
C.新西兰,牧草地、耕地
D.美国,耕地、牧草地
【小题2】俄罗斯
A.土地资源丰富,是水稻主要出口国
B.林地比例高,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
C.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农业潜力大
D.未利用土地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能源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