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明代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丢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B.柳树的每个枝子上长着好些叶子,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
C.数十万年前一只昆虫停歇于树枝之上,其貌不扬,不经意间从头顶落下一滴汁液,永恒地将它凝固住,而成为琥珀,成为贵妇们的珍藏。
D.冬天,大地光秃秃的,它深深隐藏起自己的斑纹,就像一个人贫穷时收藏起挚爱的梦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11-23 03:17: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标题有“留别”二字,因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准备去吴越前夕与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又抒写了自己对自由的神仙世界的追求。
B.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围绕“春”、“江”、“花”、“月”、“夜”布局谋篇,同时将宇宙人生进行对比:人有死生,只有代代相传才无穷尽;江上明月,却是长照万古。
C.苏轼的《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烟雨”,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政治上的风云变幻,由此可见作者面对仕途失意的镇定、从容、洒脱和旷达的心境。
D.辛弃疾的《青玉案》中“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那人”,是不在“蛾儿雪柳”之众、却独立在灯火阑珊处的美人,同时更是诗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自我写照。
同类题2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B.情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C.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同类题3
对下列古诗词句中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莺语”来比婉转动听的琵琶声;以“幽咽”写“泉流”是拟人,以泉流之声写乐声又是比喻。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中,写一场战役“谈笑间”结束,是夸张;“樯”桅杆,“橹”船桨,合起来代指敌军战舰,是借代。
C.“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里的“献”“供”将远山人格化,说远山送来愁和恨,是拟人;“玉簪螺髻”,以女子的发髻头饰指美貌女子,属借代。
D.“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枝头的菊花被秋风吹落,稀疏了,消瘦了,是拟人;将人与花相比,表现了人被相思消磨得比黄花还憔悴、枯瘦。
同类题4
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
D.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同类题5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A.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互文)
B.何以解忧? 惟有杜康。(反问)
C.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顶真)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