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互联网十”不仅推动了安徽省农产品供需两方直接对接,实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也渐渐地、深刻地改变了农业这个传统产业的质量。
B.本该颐养天年的年龄,大批高龄农民工远离家乡来到城市从事辛苦的劳动,对于他们来说,年龄大了越来越不适应所从事的工种,养老该如何解决是个难题。
C.在过去的4年半时间里,贵州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全力保总量、保速度、促增收,一步一个脚印推动经济提速转型发展,增速连年位居全国前列。
D.在2015年喀山游泳世锦赛上,中国选手宁泽涛以47秒84的成绩夺得了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的冠军,成为首位史上获得该项目世锦赛冠军的亚洲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12-17 07:09: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记得小时候,家中墙上挂着一幅工笔小楷写的条幅:“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虽不能全部领会其中的意思,但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一直能诵记在心。虽然治家之道对一个________的少年来说未免遥远了些,但其中一句“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却足以警示我一辈子。

家训只是古代家书的一种形式。更多的古代家书则晓之以理,________,劝诫子孙________之道,治家中业之理,做一个符合儒家伦理规范的谦谦君子。父辈们总是用丰富的生活阅历、沧桑历尽的人生经验、伟岸正直的道德人格来教益自家子孙,但不经意中,家书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收藏,成为一笔所有子孙后代的公共财富,穿越了千年的时空。即便是今日翻开阅读,仍觉熠熠生辉。

()沈从文的结发妻子张兆和手捧数百封家书,感喟涕流:我是全北京最富有的人了。柳亚子在写给夫人郑佩宜的信中,从饮食起居到锅碗瓢盆,事无巨细,一一过问,其情深切,感人至深。

家书因其亲切自然而更能贴近读者的心灵,其对________平常生活的描述与记录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家书里的文字是那么地灵动而饱含深情。随意走进一个章节,家书里的情节都是那么生动感人;随意从一个章节出发,都可以轻松地“链接”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场景中来。

对一个家来说,家书是一条纽带;对我来说,家书就是一处磁场,磁心所在是我阅读的方向。

【小题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少不更事 娓娓道来 安身立命 衣食住行
B.少不更事 娓娓道来 为人处世 衣食住行
C.少年老成 侃侃而谈 安身立命 悲欢离合
D.少年老成 侃侃而谈 为人处世 悲欢离合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家书中蕴含的真情十分打动人心,就像家书的教益让人称颂和受益。
B.家书中蕴含的真情能够打动人心,其中的教益更是让人称颂和受益。
C.家书的教益虽然让人称颂和受益,其蕴含的真情却也一样打动人心。
D.家书的教益固然让人称颂和受益,其蕴含的真情却也一样打动人心。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
A.家书成为一笔所有子孙后代的公共财富,穿越了千年的时空,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收藏
B.家书穿越了千年的时空,成为所有子孙后代的一笔公共财富,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收藏
C.家书穿越了千年的时空,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收藏,成为所有子孙后代的一笔公共财富
D.家书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收藏,穿越了千年的时空,成为一笔所有子孙后代的公共财富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之外的传统文学样式,兼有诗歌散文之长,内容______,涉及地理、历史、宗教、民俗、名胜等,它与生活______,凡身边事、眼前景皆可入对联,欣赏对联,不仅能提升人文知识,了风俗人情,还能享受审美乐趣和陶冶情操,对联最早出现于三国,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______。对联讲究炼字,更讲究炼意。作对联需要对每个字反复推琢磨,但是又要求不见斧凿之痕,______,宛若天成。

对联分类繁多,不同场所应使用不同的对联。比如一中项家书院“承百年老院明礼崇德,继一中辉煌求知求真”、重庆湖广会馆“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来来来认认真真想想事,忙忙碌碌暮暮朝朝坐坐坐潇潇洒洒宽宽心”、南岸慈云寺望江亭“极目高秋遥送两江云水,会心深处默对一树菩提”、沙坪公园濯静亭“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话流年”。

【小题1】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包罗万象 休戚相关 源远流长 一气呵成
B.灿若繁星 息息相关 经久不衰 信手拈来
C.包罗万象 息息相关 源远流长 信手拈来
D.灿若繁星 休戚相关 经久不衰 一气呵成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能增长人文知识,见识风俗人情,还能享受审美乐趣和修养情操
B.不仅能享受审美乐趣和陶冶情操,还能增加人文知识,了解风俗人情
C.不仅可以增长人文知识和风俗人情,还能够享受审美乐趣和陶冶情操
D.不仅能增长人文知识,了解风俗人情,还能享受审美乐趣和陶冶情操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