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5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三工作组报告宣讲会在中国气象局召开。报告指出:如不采取行动,全球变暖将超过4 ℃,如积极行动,仍有可能实现2 ℃升温目标。要实现在本世纪末2 ℃升温的目标,需要能源供应部门进行重大变革,并及早实施全球长期减排的路径。他建议,加强风险管理,降低气候变化风险,要从国家层次上重视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呼吁大家行动起来,科学认识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材料二 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简要说明我国CO
2
排放总量大的原因,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CO
2
排放量的合理措施。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 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5-10 04:02: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图中灰色线条代表的是仅考虑自然变化得到的气温变化模拟值,黑色线条代表的是实际气温观测值。
材料二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
(1)读图甲,分别描述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模拟值和观测值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读图乙,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A海域航运价值的影响。
(3)全球气候变暖可能给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4)全球气候变暖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有直接关系。你认为可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同类题2
人类活动大量排放氟利昂,对大气层带来的主要后果是
①增强温室效应 ②产生酸雨 ③破坏电离层 ④形成臭氧层空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中伞表示的是
,它主要分布在大气层的
层,该层破坏后,到达地面的
增多,不仅使人患皮肤癌的机会增多,还会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2)导致甲问题出现的人为原因有哪些?为了缓解甲问题带来的危害,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
同类题4
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B.地壳抬升
C.流水搬运
D.风力侵蚀
同类题5
温度距平是指该年平均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的差距。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各时段中,全球气温均高于平均值的是
A.1880-1900年
B.1900-1940年
C.1940-1980年
D.1980-2000年
【小题2】下列有关图示气温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破坏,导致沙尘天气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B.冰箱、空调使用时释放的氟氯烃化合物造成“臭氧层空洞”,使紫外线增加
C.毁林,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CO2增多
D.近现代地壳运动频繁,火山喷发导致大气中的热量剧增
【小题3】为了应对全球变暖,下列做法目前比较合理的是
A.全部使用清洁能源
B.提高煤炭消费比重
C.植树造林缓解升温
D.全面限制工业发展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