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沿海海平面的季节变化与气象密切相关。下图反映2014年上海沿海海平面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常年同期相比,2014年上海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最大的月份是( )
A.2月
B.6月
C.9月
D.11月
【小题2】上海沿海地区每年均出现季节性高海平面潮的原因是( )
A.全球气候的逐渐变暖
B.易受热带气旋影响
C.流向海洋的河水减少
D.西南季风吹拂海面
【小题3】2014年上海沿海的海平面总体变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
B.崇明岛面积逐渐增大
C.沿海风暴潮的危害减弱
D.上海城市需水量减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2-09 10:07: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因热带雨林破坏而引起的自然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序号与代表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①—温室效应加剧
B.②—海平面上升
C.③—两极冰川融化
D.④—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小题2】针对全球变暖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保护森林
②开发新能源
③禁止矿物燃料燃烧
④国际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同类题2
国务院确定了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全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太阳活动变化
B.火山喷发
C.耕地面积扩大
D.二氧化碳排放日益增加
【小题2】为达到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大力植树造林
②倡导低碳的消费模式
③大量发展火电
④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同类题3
下列措施能有效控制全球变暖趋势的是( )
A.政府禁止机动车使用含铅汽油
B.推广使用绿色环保产品,不购买对环境有污染的商品
C.推广使用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水能等
D.大力进行植树造林,保护森林资源
同类题4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规律为基准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自秦汉至今指导着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2017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七),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按照气象学标准,立春实际上是迎春。下图示意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立春时,我国的冬、春季分界线(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达10℃以上为入春)大致在
A.秦岭—淮河一线
B.海南海口到台湾高雄一线
C.太行山—燕山一线
D.广西桂林到江西赣州一线
【小题2】40年前,指导东北某地农业生产的谚语是“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现在的谚语是“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农业谚语的变化反映了
A.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B.当地气候变暖
C.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D.当地降水增加
同类题5
读1880-2009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
上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A.波动上升
B.逐年上升
C.先降后升
D.直线上升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