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8年3月15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强冷空气再度袭击我国大部分地区。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小题1】下列关于寒潮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B.寒潮影响的范围小
C.寒潮能够引发多种灾害
D.寒潮影响范围在陆地
【小题2】预防寒潮的首要工作是( )
A.发布准确的寒潮预警
B.随时做好防寒准备
C.海上的船只在寒潮来临前及时回港
D.为牲畜提前准备饲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29 08:02: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上海地区在历史上曾发生多起非常严重的特大风暴潮灾。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 1696 年,“康熙三十五年 六月初一日,大风暴雨如注,时方值亢旱,顷刻沟渠皆溢,欢呼载道。二更余,忽海啸,风复大作,潮挟风威, 声势汹涌,冲入沿海一带地方几数百里。宝山纵亘六里,横亘十八里,水面高于城丈许;嘉定、崇明及吴淞、川 沙、柘林八、九团等处,漂没千丈,灶户一万八千户,淹死者共十万余人。”这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风暴 潮灾害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1)说出引发材料中所述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并说出该天气系统形成的条件。
(2)针对材料中的灾害,我国沿海地区应做好哪些防范措施?请提出至少三点。
同类题2
读日本2011年3月11日地震位置图
(1)说明日本地震多发的原因,并分析日本此次地震危害大的原因。
(2)分析日本核电站较多的原因;此次地震引发核电站事故,其事故引发了核污水的排放,试从海水运动角度分析该环境问题对我国东部海域产生的影响。
同类题3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为华北平原某区域多个气象观测站关于大风天气的多年统计资料,该区域的大风天气多由冷空气南下引发形成。
归纳该区域大风日数的变化特征并从全球气候变化分析该区域大风日数年级变化趋势的原因。
同类题4
(自然灾害与防治)
按照降水量的大小,降水分为小雨(0.1~9.9mm/天)、中雨(10~24.9mm/天)、大雨(25~49.9mm/天)、暴雨(50~99.9mm/天)、大暴雨(100~200mm/天)、特大暴雨(大于200mm/天)、6个等级。下图为广州市2013年8月15日的实测降水—径流过程图。这次降水天气过程使广州市部分城区形成了严重的内涝。
分析2013年8月15日广州部分城区内涝的原因。
同类题5
下图为某地“雪壁公路”(即平原公路两侧为厚厚积雪,公路路面铲雪而形成的陡壁)景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雪壁公路”可能为( )
A.11月 俄罗斯东欧平原公路
B.3月 北海道西部沿海公路
C.7月 新西兰南岛西侧沿海公路
D.12月 中亚“丝绸之路”公路
【小题2】春季,该现象最容易诱发的次生灾害是( )
A.凌汛
B.低温冻害
C.水污染
D.洪涝灾害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中国的气象灾害
防灾与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