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里约奥运会上,观众们对谌龙和李宗伟在男单羽毛球金牌争夺赛上的精彩表演留下了深刻印象,纷纷赞叹这场巅峰对决。
B.在落实新课标教学目标中,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围绕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
C.经科学家观测,木星绕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十二年,比地球上的一岁大十一倍,是地球上一岁的十二倍。
D.为了防止企业免遭破产命运,企业领导者必须研究市场新趋势,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这样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胜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8-16 11:03: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第18届亚洲运动会于2018年08月18日至2018年09月02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印尼也用一台“绿野仙踪”般的开幕式讲述了这片土地上的 与求同存异,展现了亚洲能量。

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1.13万名运动员参加了本届亚运会40个大项、465个小项的角逐。中国军团在奖牌榜上仍然 ,而这也是自1982年印度新德里亚运会以来,中国队第10次稳坐亚运会奖牌榜头把交椅。尤其可喜的是,一大批年轻运动员在比赛中 ,摘金夺银。

日本、韩国代表团分列奖牌榜二、三位。两个体育代表团在一些项目中的强势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戳中了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薄弱环节。如击剑、跆拳道、射箭作为韩国传统优势项目,在雅加达亚运会上韩国队表现仍然抢眼。中国队在这些项目上尽管有以骆宗诗、张心妍为代表的 ,(   )从奖牌榜整体分布来看,不难发现“中日之争”是亚运游泳赛场最大主题。从整体形势来看,如果说此前中日泳池之争中国队略胜一筹,根据数据显示日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队形成分庭抗礼,中国队在泳池面临的挑战着实不小。

从雅加达亚运会望向东京奥运会,中国队有信心在奥运赛场再创佳绩。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根据数据显示日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队形成分庭抗礼之势,中国队在泳池面临的挑战着实不小。
B.在数据上显示日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队形成分庭抗礼之势,中国队在泳池面临的挑战着实不小。
C.根据数据显示日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队形成分庭抗礼,中国队在泳池面临的挑战着实不小。
D.数据显示日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队形成分庭抗礼之势,中国队在泳池面临的挑战着实不小。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但从整体实力和人才厚度上,和韩国队相比仍有差距。
B.但从整体实力和人才厚度上,韩国队依然实力强大。
C.要赶上韩国队实力,有很长的路要走。
D.比不上韩国队的人才厚度,比不上韩国队的整体实力。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兼容并蓄   一马当先   崭露头角   后来居上
B.兼容并蓄   一骑绝尘   崭露头角   后起之秀
C.水火不容   一马当先   出人头地   后起之秀
D.水火不容   一骑绝尘   出人头地   后来居上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苔痕的意象为中国诗人所钟爱,那湿漉漉的苔痕最不起眼,但却无处不在:在古地边,在石罅旁,在茵茵的绿草深处,在森森的古树上,在诗人的心中    地蔓延,周邦彦《花犯》词“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青苔标志着静寂,那永恒的静寂,只有    的地方才有青苔,青苔显示出永恒的宁静,显示出野趣、古朴和稚拙。青苔的出现,在宁静中向人昭示    的消息,诗人们借此执拗地诉说着变化中的不变,世事变化只是表象,( )。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存在着把玩青苔的心理。他们经过对青苔的咀嚼,表达对人生    的思考。把玩青苔,就如同中国诗人喜欢把玩残花的心态一样。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小题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永恒才是真实的绵延
B.绵延的永恒才是真实
C.永恒的才是绵延的真实
D.绵延的真实才是永恒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边无际  人迹罕至  亘古不变  雪泥鸿爪
B.不着边际  荒无人烟  颠扑不破  痛定思痛
C.无边无际  人迹罕至  颠扑不破  痛定思痛
D.不着边际  荒无人烟  亘古不变  雪泥鸿爪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B.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展现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C.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与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展现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D.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与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