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为了提倡低碳生活,某公司推出了一款公益行动“蚂蚁森林”:用户依靠步行、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来养大电子设备中的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就在某个实际地点种下实体树。
完成问题。
【小题1】“蚂蚁森林”公益行动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全球变暖
C.土地荒漠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小题2】目前该公益行动已在我国西北地区成功种植五千多万棵树,这些实体树的主要功能是
A.净化空气
B.涵养水源
C.防风固沙
D.保持水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9-24 08:03: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题文)为消除地球的“温室”现象,保护好人类的家园。下列设想,你认为最不可信的是
A.大规模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B.把“温室气体”液化输入深海岩石中
C.培植海藻和海草,来吸收“温室气体”
D.人工降雨,增加大气湿度
同类题2
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公元3世纪以前,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的楼兰及其周围地区河湖众多,胡杨林茂盛,土地肥美,楼兰成为丝稠之路上的重镇。同时人们为增加田地烧荒,砍伐林木,罗布泊不断萎缩、干涸。接着,狂风肆虐,流动沙丘逼近。楼兰城水源枯竭,居民弃城而走,楼兰城被沙丘掩埋。今天的罗布泊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干燥、风沙四起。
(1)材料中体现了自然环境中的哪些地理要素?
(2)在上述材料中,说明了地理环境各要素具有什么关系?从而形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性?
(3)上图是“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
全球气温变化对楼兰消失、罗布泊完全干涸有什么影响?全球气温变化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同类题3
关于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质时期温度变化是冰期、间冰期相互交替
B.地质时期总体来说温暖期与寒冷期相当
C.与冰期比较,间冰期持续时间短
D.冰期一般持续2亿~3亿年
同类题4
象是生活在热带潮湿气候区的动物,下图为不同时期野象在中国的分布北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野象南迁”说明从商周到现代我国东部地区
A.气候变冷
B.气候变暖
C.植被破坏严重
D.病菌增多
【小题2】商周时期与现代相比,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A.寒冷干燥
B.温暖湿润
C.寒冷潮湿
D.高温干燥
【小题3】如果不考虑当地的地形和海陆位置因素,随着目前全球气候变暖,野象会
A.向南迁移
B.向北迁移
C.向东迁移
D.向西迁移
同类题5
下图为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海平面上升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雾霾
C.臭氧层空洞
D.全球气候变暖
【小题2】关于上述环境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A.造成该问题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
B.该环境问题可能使高纬度农业增产
C.该环境问题对人体呼吸道危害较大
D.该环境问题可能造成皮肤癌患者增多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森林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