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07年,由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呈现的报告提到本世纪地球的温度将会上升2℃~6.4℃。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结果可能是
A.全球降水将普遍增加
B.海平面将上升
C.全球物种将大量增加
D.高纬度地区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将缩小
【小题2】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造成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植树造林
A.增加了对CO
2
的吸收
B.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
C.降低了大气相对湿度
D.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16 09:42: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将给我国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
A.我国冬小麦的种植北界将由目前的长城一线南移
B.农牧交错带将北移
C.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肥力下降
D.该问题不会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小题2】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是( )
A.向大气中排放的SO2大量增多 加强对煤的除硫处理
B.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和热带雨林遭砍伐 减少对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砍伐
C.工业化进程加快 减缓工业化进程
D.生物物种增多 对食物的争夺加剧,控制生物多样性
同类题2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主要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使空气中CO
2
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燃烧化石燃料
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同类题3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规律为基准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自秦汉至今指导着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二十四节气中直接反映气温变化的有几个气节
A.8个
B.5个
C.7个
D.4个
【小题2】40年前,指导东北某地农业生产的谚语是“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现在的谚语是“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农业谚语的变化反映了
A.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B.当地降水增加
C.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D.当地气候变暖
同类题4
全球变暖是影响全球环境变化的最重要的环境问题。海平面上升是全球变暖的重要反映之一,它将不会影响到( )
A.海陆间水循环
B.北京到东京的飞行距离
C.台湾海峡的宽度
D.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
同类题5
象是生活在热带潮湿气候区的动物,下图为不同时期野象在中国的分布北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野象南迁”说明从商周到现代我国东部地区
A.气候变冷
B.气候变暖
C.植被破坏严重
D.病菌增多
【小题2】如果不考虑当地的地形和海陆位置因素,随着目前全球气候变暖,野象会
A.向南迁移
B.向北迁移
C.向东迁移
D.向西迁移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