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主要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使空气中CO
2
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燃烧化石燃料
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3-20 10:08: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2000年,海水淹没了有11万人口的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大部分地方。这个***悲壮地说,他们是“地球变暖的第一个受害者”。
(1)图瓦卢淹没入海中,主要是由于( )
A.海浪的侵蚀日益加重
B.海平面上升
C.地震导致地面下沉
(2)导致全球温室气体增多的人为原因是?(两点即可)
(3)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公众积极参与。作为一名中学生,在这方面你能做些什么?(两点即可)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新中国成立后东部地区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知,自1951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气温变化的趋势和降水年际变化的特点是
说明气候发生这种变化的自然原因及这种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2)近年来,天津市对全球气候变暖格外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对天津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3)为抑制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21世纪中期碳排放的目标,试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说明我国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同类题3
科学家们在对某山岳进行科考资料整理时发现了同一地点的两张相片(如下图所示),对比后发现该地的自然环境变化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该地自然环境明显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酸雨长期侵蚀
B.人类开发矿产资源
C.全球气候变暖
D.植被覆盖率的提高
【小题2】这种现象产生的影响可信的是( )
A.全球各地降水量增加
B.该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C.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D.极端天气减少
同类题4
2016年11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2次缔约方会议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开幕,开幕式上呼吁将《巴黎协议》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和行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导致青藏高原( )
A.雪线下降
B.冻土界线南移
C.草场面积扩大
D.生物多样性减少
【小题2】为实现《巴黎协议》提出的“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的目标,企业应当( )
A.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B.对废弃物综合利用
C.加快制定实施环保法律
D.将污染工厂转移到落后地区
同类题5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闭幕,会议最终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绿色气体基金等方面达成多项成果。但美国和加拿大先后退出了《京都议定书》,受到国际谴责。2℃的气温警戒线则被人们熟知,有人认为这是地球所能承受的升温极限。
材料二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少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
(1)根据材料一分析,此次会议旨在解决____________问题,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这种现象发展下去,将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有哪些?
(3)材料一中美国和加拿大先后退出《京都议定书》,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____原则,该原则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二,谈一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去实践“低碳”生活?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