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安全、诚信以及防止文化不受污染等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
B.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我们可以通过社交服务网站与朋友保持更加直接和方便的联系,扩大交际范围。
C.发改委某副主任在谈到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资金和技术问题时说,发达国家应该在这方面作出切实的承诺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不能再开“空头支票”了。
D.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3-09 04:04: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外卖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 的行业。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无数事实证明,在一个没有规则、监督又缺位的市场环境里,商家的“良心”往往是靠不住的。显然,不仅任何餐饮食品领域需要监管,而且外卖也需要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谁来担此重任?
诚然,政府及主管部门 。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和裁判,及时制定外卖业的运行规则、行业标准、质量要求等 。近年来,由于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造滞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管理办法》直到今年1月1日起才实施,外卖提供者须有实体店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规定也才得以明确。此后,相关的法规与监管也还须进一步完善。
( )外卖平台虽也是“利益攸关方”,但它并非食品的直接生产制作者,而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渠或牵线人,其麾下成千上万的外卖送餐员更是直接接触食品的运送者,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条件等 因此,作为外卖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上,其天生具备监督员的角色定位。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项是
A.至关重要 义不容辞 迫在眉睫 了如指掌
B.不可或缺 责无旁贷 刻不容缓 了如指掌
C.至关重要 义不容辞 刻不容缓 一目了然
D.不可或缺 责无旁贷 迫在眉睫 一目了然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相对而言,外卖平台更易做个“守门员”,政府及主管部门则不适合。
B.相对而言,政府及主管部门适合监管,外卖平台适合做一个“守门员”.
C.相较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外卖平台无疑更为接近“守门员”角色。
D.相较于外卖平台更接近“守门员”的角色,政府及主管部门更注重监管。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
A.近年来,由于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滞后,导致外卖业的快速崛起。
B.近年来,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设滞后,导致外卖业的快速崛起。
C.近年来,因为外卖业快速崛起,因此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显滞后。
D.近年来,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设滞后。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儒、道两体系确立的精神,均视“物”为精神升华之道的   。在道家体系中,老子庄子都是否定“物”的;而在儒家体系中,对于“物”,采取了一种警惕戒惧的态度,其代表性说法就是“玩物丧志”的命题。把“恋物”与“失德”联系起来,“物害”之说是古代中国的一个    的观念。此观念不仅左右了古代中国社会对实体物质,也影响到对艺术的态度。明代的文人士大夫却挑战这种“物害”观念。文震亨写成《长物志》。“长物”之说,源自《老子》,“长物”即谓多余之物。唐代颜真卿、白居易曾多次使用“长物”一词,佛经翻译也用“长物”指简朴生活需要之外之物。文震亨为“长物”作“志”,一则以“长物”为生活"余物”,一则又以之为文人士大夫悦情逸性的    之物。明人沈春泽曾为《长物志》作序,(   )。“于世为闲事,于身为长物”,“长物”的意义正在其“多余”的归属为玩赏者提供了    和表现“真韵、真才与真情”的空间。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妨碍  一以贯之  必须   寄予
B.障碍  始终如一  必需   寄托
C.妨碍  始终如一  必须   寄予
D.障碍  一以贯之  必需   寄托
【小题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指出了晚明尚物赏物风气的意趣所在,而且也指出了文氏《长物志》的要旨。
B.不仅指出了文氏《长物志》的要旨,而且也揭示了晚明尚物赏物风气的意趣所在。
C.既指出了文氏《长物志》的要旨,又揭示了晚明尚物赏物风气的意趣所在。
D.既揭示了晚明尚物赏物风气的意趣所在,又指出了文氏《长物志》的要旨。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此观念不仅左右了古代中国社会对实体物质的态度,更影响到对艺术的方法。
B.此观念不仅左右了古代中国社会对艺术的态度,也影响到对实体物质的态度。
C.此观念不仅左右了古代中国社会对实体物质的态度,也影响到对艺术的态度。
D.此观念只有左右了古代中国社会对实体物质的态度,才影响到对艺术的态度。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