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经典咏流传》是央视2018年推出的重点创新节目,节目围绕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宗旨,邀请经典传唱人用流行音乐演绎经典诗词。
B.平昌冬奥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8年2月9日举行,据悉,这届开幕式的安保措施在冬奥会历届开幕式中最到位。
C.《捉妖记2》2月1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由梁朝伟、白百何、井柏然、李宇春、杨祐宁等主演。该片表现了天荫和小岚找回胡巴团聚一堂的合家欢故事。
D.微信拜年成为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时尚,伹如果不停地复制,大量雷同,无论词语多么华丽、煽情,都难以打动人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3-15 12:21: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是一个戏剧大国,戏剧资料______,剧目繁多,这在世界戏剧史上十分罕见。旧时演员动辄能演数十上百出戏,且往往没有文字剧本,不经排练,表演时直接“台上见”。民间戏班的剧目数量相当可观,观众任意点戏,艺人立马演出。传统戏剧的编演能力______。其奥妙在于我国戏剧创造出了一种特殊的无形剧本——口头剧本。宋元时期,说唱技艺繁荣,直接催生了口头剧本的形成。元代是我国戏剧史上首次大量产生书面剧本的时代,以剧本、剧作家为中心的戏剧体制开始形成。实际上,不只是元代伶人被动接受剧作家的文学剧本,而是他们执行了广泛剧目的舞台创作。明清传奇史背后,亦潜藏着一部深厚的口头创作史。明清舞台本与口头文学______,戏词中随处可见格言、谚语、民歌、民谣等。考察剧本中的文字符号,其口头性也非常明显。______,一些传奇剧本可能直接录自演员的口头。以前,我们将文人的剧本创作史、戏曲文学史视为中国戏剧史的主流,大大低估了戏剧舞台表演、口头编创的历史地位。(    )。过于偏重文献、文学的戏剧观、戏剧史观无疑应该得到修正。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俯拾皆是 脍炙人口 水乳交融 可想而知
B.俯拾皆是 出神入化 浑然一体 显而易见
C.浩如烟海 出神入化 水乳交融 显而易见
D.浩如烟海 脍炙人口 浑然一体 可想而知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实际上,元代伶人不只是被动接受剧作家的文学剧本,而且他们还执行了剧目的舞台创作。
B.实际上,不只是元代伶人被动接受剧作家的文学剧本,而且还他们推广了剧目的舞台创作。
C.实际上,不只是元代伶人被动接受剧作家的文学剧本,而且他们还实行了剧目的舞台创作。
D.实际上,元代伶人不只是被动接受剧作家的文学剧本,而且他们还参与了剧目的舞台创作。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口头剧本不仅补充了中国戏剧史中无文字记录的部分,现在看来,更是我国戏剧发展的主渠道,丰富了戏剧史
B.现在看来,口头剧本不仅补充了中国戏剧史中无文字记录的部分,丰富了戏剧史,更是我国戏剧发展的主渠道
C.现在看来,口头剧本是我国戏剧发展的主渠道,不仅补充了中国戏剧史中无文字记录的部分,更丰富了戏剧史
D.口头剧本不仅补充了中国戏剧史中无文字记录的部分,现在看来,还丰富了戏剧史,更是我国戏剧发展的主渠道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宋代,科举考试是文人们光宗耀祖、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而一旦科举落第之后,诗人便借助诗歌表达痛苦,这便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一首首落第诗。从落第诗中,我们能感受到不同诗人们对待落第的不同心境,或绝望至极,或愤世嫉俗,抑或是乐观进取、迎难而上。这也给宋代以“文字、议论、才学”为诗的文坛注入了一股清新而富有感染力的活水,__________,各展姿态。宋人大多心态平和、视野开阔,不会对失败__________,即便落第时情绪低落,也总能很快振作起来,于逆境中找到新希望。譬如魏野的《送萧咨下第西归》:“驴瘦懒加鞭,迟迟念独还。听鸡行晓月,叹雉过春山。渭入黄河浊,云归紫阁闲。明年公道在,莫便掩松关。”前三联刻画出落第者落寞的心境,他懒得归去、羞于归去,却又不得不归去,无奈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结尾两句境界__________,劝慰落第者不要因丧气而归隐,以“明年公道在”相鼓励,相信萧咨终会在公平的科考中__________。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而一旦科举落第,诗人便借助诗歌表达痛苦,这便形成了一首首独具时代特色的落第诗。
B.而科举落第之后,诗人便借助诗歌表达痛苦,独具时代特色的一首首落第诗便形成了。
C.而一旦科举落第,诗人便借助诗歌表达痛苦,这便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一首首落第诗。
D.而一旦科举落第之后,诗人便借助诗歌表达痛苦,一首首独具时代特色的落第诗便形成了。
【小题2】依次填人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络绎不绝    耿耿于怀    茅塞顿开    锋芒毕露
B.络绎不绝    牵肠挂肚    茅塞顿开    崭露头角
C.绵延不绝    牵肠挂肚    豁然开朗    锋芒毕露
D.绵延不绝    耿耿于怀    豁然开朗    崭露头角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失去光彩的沿途的景色,变得黯淡凄凉起来
B.沿途的景色也因此而失去光彩,变得黯淡凄凉起来
C.变得黯淡凄凉起来的沿途的景色,也失去了光彩
D.沿途的景色也变得黯淡凄凉起来,因此失去了光彩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传统史官将宋徽宗列入负面教材,认为他应该为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负最大的责任。《宋史·徽宗本纪》的记戴就是对宋徽宗的___________________:“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谀……君臣逸豫,相为诞谩怠弃国政,日行无稽。”今日主流的历史研究者对宋徽宗的评价,基本也是持类似的观点。但另一方面,哪怕是那些对宋徽宗的治国理政很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也无法否认他在艺术领域的才华与成就。在当时,金国的皇帝章宗就是宋徽宗的粉丝,他的书法“悉效宣和字(瘦金体)”,他还刻意模仿徽宗的绘画偏好。而在今天,( )。

传统史官乘承经史观念,强调修史的目的是“以史为鉴”,因此容易出现裁剪历史、以是非遮蔽史实、忽视历史丰富性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宋徽宗本人就是这种史笔的“牺牲品”。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汉学家伊沛霞女士的《宋微宗》一书却________,立足于史料,呈现了一个立体化而非脸谱化的宋徽宗形象,展现了一名“艺术家皇帝”的个人魅力,读来令人_____________。伊沛霞女士凭借一种异于国内历史研究者的视角,利用西方学术背景来解读人物,她更对宋徽宗充满了“理解与同情”。这种解读有助于我们摆脱单一视角来看待这位个性鲜明的北宋君主虽然伊沛霞对宋徽宗的某些辩解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但她对宋徽宗的整体还原还是成功的。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刊之论不以为意不落窠臼拍案叫绝
B.盖棺论定不以为然不落窠臼耳目一新
C.不刊之论不以为然别出心裁拍案叫绝
D.盖棺论定不以为意别出心裁耳目一新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徽宗的艺术魅力吸引很多文艺青年,他被亲切地称为“胖佶”
B.徽宗被亲切地称为“胖估”,他的艺术魅力吸引很多文艺青年
C.很多文艺青年也被徽宗的艺术魅力吸引,亲切地称他为“胖佶”。
D.很多文艺青年亲切地称他为“胖估”,被徽宗的艺术魅力吸引。
【小题3】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伊沛霞女士以一种异于国内历史研究者的视角,西方学术是她解读人物的背景,她更对宋徽宗充满了“理解与同情”。
B.伊沛霞女士利用西方学术背景,突破一种异于国内历史研究者的视角来解读人物,因此她对宋徽宗充满了“理解与同情”。
C.伊沛霞女士以一种异于国内历史研究者的视角,对宋徽宗充满了“理解与同情”,她是利用西方学术背景来解读人物的。
D.伊沛霞女士利用西方学术背景,以一种异于国内历史研究者的视角来解读人物,因此她对宋徽宗充满了“理解与同情”。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