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针对外卖污染问题,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需要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将遏制和治理外卖污染纳入制度化、法治化。
B.当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后,会触发很多新应用、新模式,不仅能提升生产经营效率,还可改善服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C.中秋将至,纷纷将各种精美礼品放在显眼位置,从烟酒、茶叶,到月饼、保健品,包装一个比一个漂亮,销售大战已经开始。
D.对文物古建筑来说,能不能被官方认定体系承认,获得一个光鲜的身份是一回事,而能不能得到民间的接纳和尊重则是另一回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3-31 02:02: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诚然,快餐式综艺可以给高压下的人们带来短暂的欢愉,但随着一些节目被机械化地复制、模仿,观众自然也会产生审美疲劳。这时候,一些________的文化综艺“爆款”陆续出现,它们不仅释放了大众对于知识、审美、情感的文化需求,也缓和了大众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的“文化焦虑”。

展示“陌生化视角”与打破人们对小众事物的“刻板印象”,是文化综艺带给大众惊喜和震撼的因素之一。节目以诗词、声音、书信、文物、美声等小众视角为主要内容,巧妙地将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参与节目的嘉宾既有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也可以是任意一个普通素人,为的就是让大家以一种简单的、______的方式融入其中,继而唤醒大众对于诗意生活的记忆。获得大众认可的文化综艺无一不是脱离了传统式说教方式,( ),在认知和感知上带给观众十足的新鲜感,一改大众的固有印象,“唱美声的原来不都是穿着燕尾服的大叔”。

而今的文化综艺节目往往既有颜值与才情兼备的选手们、气质与节目十分契合的主持人,又有______还不时卖个萌的教授嘉宾,让文化的魅力贴近现代观众,“颜值+内涵+烧脑”的节目配置使得每个圈层的观众都能从中找到兴奋点。

文化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难以触及的,文化综艺应“高而不冷”,有情怀亦有新意,有娱乐又不失思考。让______走向大众,并不意味着是要让高雅艺术丧失“高级”的品格,更不意味着要减少其专业性。恰恰相反,通过专业人士的评判、专业知识的普及,把大众审美提升到能够分辨好坏的层次,从“看热闹”到“看门道”,才是一档优秀的文化综艺节目该有的目标和追求。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独树一帜   喜闻乐见   博学多识   曲高和寡
B.别出心裁   雅俗共赏   博学多识   阳春白雪
C.别出心裁   喜闻乐见   见多识广   阳春白雪
D.独树一帜   雅俗共赏   见多识广   曲高和寡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它们不仅缓和了大众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的“文化焦虑”,也满足了大众在知识、审美、情感上的文化需求。
B.它们不仅满足了大众对于知识、审美、情感的文化需求,也缓解了大众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的“文化焦虑”。
C.它们不仅缓解了大众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的“文化焦虑”,也满足了知识、审美、情感对大众的文化需求。
D.它们不仅满足了大众关于知识、审美、情感的文化需求,也缓解了大众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的“文化焦虑”。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众事物以别出心裁的创新模式,完成了一次“陌生化”的解构
B.小众事物以独树一帜的创新模式,进行了一次“陌生化”的解构
C.以别出心裁的创新模式,完成了一次对小众事物的“陌生化”解构
D.以独树一帜的创新模式,使小众事物完成了一次“陌生化的”解构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18年7月,长春长生疫苗事件被曝光。疫苗事件,仍然让人(  )。近来,人们在关注疫苗质量的同时,又开始重提疫苗滥用的话题。有自媒体文章提出了这样的观点:“狂犬病的宣传在中国是一个惊天骗局,是(  )的疫苗公司与某些不良媒体以及所谓专家合作的成果!”文章引经据典,对比各国狂犬病发病率和疫苗使用数量,得出了看似很客观的结论:在中国,有超过99%的疫苗是不需要用的。真可谓(  )。

这些文章在朋友圈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让人觉得中国人的很多疫苗接种是多余的。有人甚至还这样问:“________”

我们接种疫苗是为了预防,而接种的结果很可能是其中的大部分疾病我们一生都不会遇到,因此可以说是“多余”了,但就像我们购买保险一样,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保险被“浪费”而不愿意有机会用到这份保险。

针对全国狂犬病发病数不断上升,并出现假疫苗致人死亡事件,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各地药品监管部门(  ),积极推进狂犬病疫苗质量跟踪检查工作,加大对狂犬病疫苗生产企业GMP跟踪检查力度,各级部门要认识到切实加强对狂犬病疫苗生产、流通和使用的监督管理是确保人民用药安全与否的基本保障。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  )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大惊失色 利令智昏 信誓旦旦 亡羊补牢
B.心有余悸 利欲熏心 信誓旦旦 将功补过
C.大惊失色 利令智昏 言之凿凿 将功补过
D.心有余悸 利欲熏心 言之凿凿 亡羊补牢
【小题2】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民用药安全与否的基本保障是加强对狂犬病疫苗生产、流通和使用的监督管理。
B.加强对狂犬病疫苗生产、流通和使用的监督管理与否是人民用药安全的基本保障。
C.切实加强对狂犬病疫苗生产、流通和使用的监督管理是人民用药安全的基本保障。
D.加强对狂犬病疫苗生产、流通和使用的监督管理是确保人民用药安全的基本保障。
【小题3】下列在文中横线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那打狂犬疫苗会产生副作用吗?
B.难道这些狂犬疫苗都是假的吗?
C.那我们还有必要打狂犬疫苗吗?
D.狂犬病宣传真的是一场阴谋吗?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前段时间,博士生谭超送快递又一次成为网络热议话题。博士送快递,看起来确实有些________,但是随着博士越来越多,没有足够多的“高端”工作岗位,博士可能也不得不到“低端”的就业领域屈就。

最近8年来,中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已经超过过去30年博士人数的总和。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型岗位几近饱和,博士毕业工作也不好找了。在这样的形势下,( )。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博士找不到对口研究工作的情况同样________。据尼日利亚媒体报道显示,2012年一家尼日利亚运输企业招聘大卡车100名司机,结果收获13000多份简历,其中包括6名博士。

博士毕业开卡车、做环卫工,从个人角度来说,都是为了生活,________。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他的教育投资是失败的,因为收益与成本不成比例,所以每个人读博之前都应该________。从社会的角度,如果出现大量某专业的博士找不到对口的工作,肯定是一种资源的错误配置与浪费,这时候最应该反思的是教育系统,如果没有足够的岗位需求,是否有必要培养那么多博士?教育资源是否应该更多投入社会需要的专业与领域?这是博士热背后的冷思考。

【小题1】文中横划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据尼日利亚媒体报道显示,2012年尼日利亚一家运输企业招聘100名大卡车司机,结果收到13000多份简历。
B.据尼日利亚媒体报道,2012年尼日利亚一家运输企业招聘100名大卡车司机,结果收到13000多份简历。
C.据尼日利亚媒体报道显示,2012年一家尼日利亚运输企业招聘100名大卡车司机,结果收到13000多份简历。
D.据尼日利亚媒体报道,2012年一家尼日利亚运输企业招聘100名大卡车司机,结果收获13000多份简历。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高端人才”向“低端”就业领域渗透,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B.“高端人才”向“低端人才”渗透,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C.“高端人才”向“低端”就业领域渗透,确实是新鲜事。
D.“高端人才”向“低端人才”渗透,确实是新鲜事。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大材小用 俯拾即是 迫不得已 从长计议
B.怀才不遇 比比皆是 何乐不为 从长计议
C.大材小用 比比皆是 迫不得已 三思而行
D.怀才不遇 俯拾即是 何乐不为 三思而行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