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1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约为15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古代主要通过“圭表测影”确定节气,西安正午日影长度最接近且较长的两个节气是
A.惊蛰和清明 |
B.芒种与小暑 |
C.白露与寒露 |
D.大雪与小寒 |
【小题2】处暑,“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此后,我国华北地区
A.正午最太阳高度渐小,白昼时间渐短 |
B.雨水增多,太阳辐射强度渐弱 |
C.正午最太阳高度渐小,日地距离渐远 |
D.白昼时间渐短,地球自转变慢 |
【小题3】某地关于小麦种植的谚语“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半山,寒露种平川”,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