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示意蒙古国水系分布和七月份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国水汽主要于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小题2】①地的7月均温和②地的自然带依次为
A.18℃;温带落叶阔叶林
B.16℃;高山草甸带
C.14℃;亚寒带针叶林带
D.10℃;温带荒漠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1-20 07:42: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图为我国沿海某城市红树林海岸景观图和中国大陆海岸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类型海岸最有可能出现在右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如果该海岸地带的红树林消失,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A.生物多样性更丰富
B.森林资源减少
C.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D.海洋侵蚀加剧
同类题2
早在18世纪末,德国科学家洪堡就发现,赤道附近的高山雪线,比中纬度的青藏高原许多高山的雪线低200米左右,因此洪堡提出了青藏高原的“热岛效应”理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青藏高原“热岛效应”成因的正确解释是因为青藏高原
A.晴天多
B.纬度高
C.地势高
D.空气稀薄
【小题2】青藏高原的“热岛效应”还可能导致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其他地区
①垂直自然带更丰富
②垂直自然带更少
③许多树木的分布界线海拔更高
④许多树木的分布界线海拔更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同类题3
读我国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两地的典型植被分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荒漠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草原
C.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
D.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荒漠
【小题2】形成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
B.热量
C.土壤
D.水分
同类题4
北京雨燕,拥有高超的飞行能力,每年在亚非之间穿行迁徙、繁育和越冬。下图为借助光敏定位仪绘制的北京雨燕季节迁徙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北京雨燕迁徙征途来回都是绕道里海附近,而不是北京一南亚(或东南亚一南亚)一非洲路线,其主要影 响因素是
A.光照和温度
B.地形和大气环流
C.降水和河湖
D.植被和人类干扰
【小题2】北京雨燕越冬地
A.草原广布,适合发展畜牧业
B.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坦开阔
C.全年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
D.7月河流径流量大于1月
同类题5
读阿尔卑斯山垂直自然带及其某日气温垂直变化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若甲地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同,甲地属于另一自然带,则其名称最不可能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
D.热带草原带
【小题2】若由a到b,气温以每升高100米降0.6 ℃的比率下降,而b到c气温下降比率会减少,原因可能是
A.随海拔增高,植被越来越少
B.过饱和水汽上升冷凝过程中释放热量
C.海拔越高,大气密度越小
D.a~b高度范围内的气温小于b~c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