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中的虚线为某水平自然带在图示地区分布的最北界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自然带的植被类型为(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小题2】与该自然带在我国分布的最北界线相比,图示界线( )
A.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受海洋和暖流影响大
B.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不受西北季风影响
C.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多山地丘陵
D.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受寒流影响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1-27 02:42: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我国30°N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造成我国100°E以西地区比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小的根本因素是
A.地形差异
B.降水差异
C.植被差异
D.土壤差异
【小题3】【小题4】我国11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同类题2
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某河流上游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干旱河谷小叶灌丛—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云杉、冷杉林—高山灌丛、草甸。图甲是该河流上游河谷林树下线海拔与坡向的关系及变化示意图,图乙是该河流上游河谷聚落区与非聚落区坡度与林树下线最大海拔关系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水分条件最好的坡向是( )
A.东南坡
B.东北坡
C.西南坡
D.西北坡
【小题2】该地林树下线的海拔( )
A.随坡度增加而降低
B.随坡度增加而升高
C.聚落区较低
D.非聚落区较低
【小题3】1999~2009年,该地林树下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过度樵采
B.毁林开荒
C.修建梯田
D.人工育林
同类题3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A.东坡
B.南坡
C.北坡
D.无法确定
【小题2】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气候带是
A.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同类题4
下图中甲地森林茂密,有“林海雪原”之称,乙地草原丰美,可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小题2】形成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
A.海拔
B.热量
C.土壤
D.水分
同类题5
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出一定的
A.有序性和普遍性
B.复杂性和整体性
C.有序性和重复性
D.整体性和重复性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