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某东北——西南走向山脉1月份平均最低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示意图,实线和虚线分别代表该山脉的东南坡和西北坡,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山脉最可能是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武夷山
D.南岭
【小题2】在海拔600-1800米范围,气温垂直变化大的坡向及其山麓
自然带分布组合正确的是
A.东南坡常绿林
B.东南坡落叶林
C.西北坡常绿林
D.西北坡落叶林
【小题3】该山西北坡最高气温出现在海拔约300米处的山坡,而非山麓,最可能的原因是
A.冷空气下沉到山麓
B.暖空气上升到山坡
C.山麓降水丰富
D.山坡风速较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5-25 12:14: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
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B.水土流失给河流中上游带来的危害最大
C.因为河流中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
同类题2
“逐水草而居”是某地域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该地域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三个地区植被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丙—甲—乙
B.甲—乙—丙
C.甲—丙—乙
D.乙—丙—甲
【小题2】引起甲、乙、丙三地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
同类题4
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2)乙山脉可能是( )
A.太行山 B.秦岭
C.天山 D.五指山(海南)
(3)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4)丙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同类题5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以山地针叶林为主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与②地相比,④地气温的特征是
A.冬季气温较高
B.气温年较差大
C.夏季气温较低
D.气温日较差小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